首页 头条 涵江区的经济概况

涵江区的经济概况

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32亿元,增长18.7%,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19亿元、129.10亿元、37.01亿元,分别增长6.4%、22.1%和11.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8∶72.4∶2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70亿元,增长35.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4亿元,增长19.9%;实现外贸出口创汇4.15亿美元,增长8.4%。实现财政总收入8.65亿元,增长18.4%,其中,地方级收入4.82亿元,增长30%,占财政总收入的55.7%,创历史新高,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12元,分别增长14.9%和14.1%。 新中国成立前

清代及其以前,境内工业以个体经营的手工操作为主,有打铁、织布、制糖、制盐、酿酒、陶瓷等行业,设备落后,体量微小,多数保留在低级水平。其中制盐业为明清时境内的支柱行业。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后,涵江逐步发展印刷、碾米、炼乳、机械等近代加工行业。民国时期,近代加工业虽有所进步,但规模不大。到新中国成立时,涵江工业企业总产值14.3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8%。

涵江工业基础较薄弱。1949年前,只有手工小工场,如打铁、小农具制作、粮油加工、土榨糖、制鞋(草鞋、布鞋)、手工织布、竹编、家具制作、炼奶、桂元干焙制和水果罐头加工等,多属家庭手工作坊及季节性生产,设备简陋,生产规模小。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个体手工业、私营工业采取公私合营、合作联营等形式。1953年,境内进行生产资料改造,开始发展公私合营和合作联营工业。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1958年“大跃进”时,全民大办工业,涵江区域内发展一批莆田县属地方国营工厂,如莆田罐头厂、莆田造船厂、莆田玻璃厂、涵江粮油加工厂、涵江钢铁厂、涵江化工厂、涵江农具厂等。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有的国营企业转为集体,部分企业则合并或撤销。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同时,原有国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引进,逐步从手工操作为主,发展到机械操作,改善了劳动条件。

1984年建区后,采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利用涵江地理优势和资源,进行一系列工业基本建设,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1988年,涵江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发展个体、联合体经济以及“三资”企业。1990年,全区工业生产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实现由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型和商贸型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变。 1992年后,区委、区政府制定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发展战略,工业以城市建设为依托,在全区范围内合理布点,区域内工业布局、工业内部行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技术结构和经济成份都发生很大变化。工业门类已拥有鞋革、纺织、服装、针织、电子、冶金、光学仪器、机械、化工、玻璃、造纸、印刷、食品、罐头、酿酒、木器、水产加工等,其中木雕工艺品、玻璃制品、母乳化奶粉、烤鳗、镀锌管等已成为拳头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成为发展涵江经济新增长点,工业经济在区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至1994年,涵江区域内有中央、省、市及莆田县驻涵工业企业20多家,职工5000多人。另有区属工业企业7499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4家,镇(街)办工业企业21家,村办工业148家,中外合资、合作工业147家,城乡个体工业7179家。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15.6亿元(不含驻涵企业),其中全民企业占2214万元,集体企业5114万元,“三资”企业75084万元,城乡、个体工业73588万元,分别占工业产值1.42%、3.28%、48.13%、47.17%;年出口总值12961万美元。

1994年,涵江境内工业企业职工3500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306人,占3.73%。工程技术人员336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务74人,占22%。

制定扶持工业发展20条措施,出台加强品牌、技术标准创建和推进自主创新3项鼓励政策,工业发展持续增速增效,支撑作用更加有力。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76.40亿元,增长23.5%;工业增加值122.65亿元,增长2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1%。200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306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43.25亿元,增长25.1%;规模企业产销率和工业企业综合指数分别达到98.1%和218。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鞋革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4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增长26.6%。新增集友框业等8个省名牌产品,新增省著名商标3件,新增威诺数控等6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华昌首饰和新世纪电子分别主持起草全国千足金镶嵌首饰和全国覆铜板行业标准。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20.05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17吨标准煤,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比下降22.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9.9%和16.7%。 民国时期,农业是涵江主体经济,生产发展缓慢。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自然灾害频繁,境内缺乏水利设施,且耕作粗放,收成很差,年亩产稻谷只五六百斤。加上战乱不已,社会动荡,抓丁拉夫,苛捐杂税,迫使农民逃荒,农田荒芜,故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境内农业总产值仅97.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2%,粮食总产量650万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145公斤,生猪存栏6500头,水产品产量195万公斤。

1956年,境内基本完成对农业的改造。同年底,农业总产值达63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比1949年增长6.3倍。1958年,境内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出现“共产风”和浮夸风,农业经济陷入困境。从1961年开始,境内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采取整改措施,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128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8.1%,比1956年增加2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农村批判“唯生产力论”,再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品种,境内农业仍然取得一定成绩。1976年,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6%,比1965年增长64%,年平均递增5.1%;粮食总产量2.5万吨,生猪存栏2.4万头,水产品产量2340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扩大水产养殖业特别是鳗鱼的生产规模,开发性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由单一性农业型向综合性经营型方向转变。1983年,农业总产值2566万元,比1976年增长22.2%,粮食总产量2.9万吨,生猪存栏2.8万头,禽蛋360吨,乡镇企业总收入1106万元。1984年6月建区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增加。1992年,粮食总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创汇农业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两水”(水果、水产)“一菌”(食用菌)和畜牧业生产继续扩大,以鳗鱼养殖和滩涂养殖为龙头的渔业产值比重,由1984年的23%提高到1994年的73%。农业生产已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从单纯经营种植业开始向牧、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贸综合经营转化,全区建成水果、奶牛、蔬菜、食用菌4个生产基地。1994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0.34%,比1984年增加4.14倍,年均递增19.2%。粮食总产量1.8万吨,水果总产量356吨,生猪存栏25316头,水产品产量1.2万吨。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7亿元,增长6.8%。农业“五新”技术大力推广,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万公顷,被农业部列为“2008―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增佳腾食品、红太阳精品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南香米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完成股份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3年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加大,累计投资3344.2万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水毁工程修复等方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实现投资6225.3万元,累计受益人口近10万人;投资7924万元,新修建农村道路76.9千米。60个试点村建设扎实推进,白沙坪盘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县、庄边、c芦、白沙4个集镇和35个村庄完成规划修编;荔涵大道等重点项目安置区加快建设,群众回迁工作顺利进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造福工程”搬迁226户1100人,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亿元,增长6.5%。荣膺“中国枇杷之乡”称号。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东南香”牌大米、东源水产品公司分别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和“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c芦国家级枇杷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莆兴农牧基地种肉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华林蔬菜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入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超额完成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建设任务,林权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进展顺利。 涵江商业文化底蕴深厚,自宋初开商埠以来,涵江商贸业活动便十分活跃,商路通达闽、浙、苏、沪、粤、港、澳等地区。明清时期为东部沿海商贸中心,尤以抗战时期更甚,涵江的商贸地位举足轻重。千年的商埠重镇养育出一代又一代善于经商、乐于从商、精于引商的涵江人。改革开放后,涵江人适时把握机遇、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在经济大潮中勇搏浪涛,大力发展商贸业,赢得了“小上海”的美誉。因水路便捷,也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涵江各项经济指标均居莆田市首位。2008年有在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2万人,分布在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有“海内一个涵江、海外一个涵江”之说,特别是拥有李文正、黄廷方等一批商界精英,侨力资源丰富,侨领实力雄厚,是涵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优势。现有三资企业366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其中规模企业达144家,是福建省外经贸十大县区之一。

涵江物流园正在向海西第一物流基地转变,物流配套日趋完善,辐射范围遍布国内各个城市及东南业、美欧等海外重要的商业节点,仓储容积不断扩大。涵江区内物流业十分发达,仓储容积率巨大。截止2008年12月,全区共有鸿达物流、祥宇仓储、名星仓储等物流企业33家,货运站53家,从事持证运输业共有956户,拥有营运性货车2339辆,总吨位9993.7吨,年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774.3万吨和88591.9万吨公里。

招商引资

积极组团参加省市多场重要招商活动,精心筹划组织4支招商小分队赴东南亚、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地开展项目推介,引资工作再结硕果。2008年共签约引进项目93个,总投资89.96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74个,投资总额66.87亿元,分占新引项目的79.6%和74.3%;新批外资项目28个(含增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外资1.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增长64.9%。成功签约引进投资达5.6亿元的华晶玻璃制品项目,促成华昌首饰1.2亿元扩建项目和新世纪电子4202万美元增资项目。90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4亿元,28个区级预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237个区级跟踪督查项目完成投资38.7亿元,投产49个,完成投资9.8亿元;竣工57个,完成投资1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