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游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发研究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发研究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发研究

乡村 旅游 是文旅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推动乡村经济繁荣的新型产业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发挥新引擎作用。乡村 旅游 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乡村 旅游 业的产业价值链开发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主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 旅游 要素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使乡村 旅游 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衔接,进而扩展和延伸了乡村 旅游 业的产业链,整合乡村 旅游 产业链,深度开发乡村优势资源价值是乡村 旅游 产业链创新开发路径的必然选择。

我们知道,产业价值链开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以产业价值链为中心,通常是以主导产业、重点产品的产销配套联动为主,通过建立相关的产业价值链,形成一系列相关主体构成的经济链条,让产业上下游关系形成关联,最终实现相互依存、互相支撑,避免被产业链边缘化。

乡村 旅游 产业链是以 旅游 资源为纽带实现链接的,它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 六大功能,通过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重组、整合基础上形成新的产业链条。那么,从乡村 旅游 业发展的趋势看,乡村 旅游 产业链可以形成以 旅游 项目开发为核心,以其他配套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联动发展为方向,是拓展产业发展、延申产业链条,实现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乡村 旅游 资源丰富,从部分 旅游 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来看,以农业观光 旅游 、“农家乐”等形式的 旅游 产品得到了初步开发 。 基本形成了观光 旅游 产品与文化 旅游 产品相结合的多元化 旅游 产品体系。但从产业开发情况看,任何形式的 旅游 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游客消费,但是目前大多数乡村 旅游 仍然停留在层次较低的观光 旅游 ,景区开发深度不足,收入来源仍然主要以门票收入、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基础服务为主。游玩、购物、 娱乐 相对“吃住行”明显滞后,产业链较短,乡村 旅游 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完整的乡村 旅游 产业链。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乡村 旅游 作为一二三产融合的典型业态,它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具体来讲,一是通过 旅游 产品链条的延展,将乡村 旅游 业发展与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开发等行业结合起来,形成 旅游 商品加工制造业;二是在 旅游 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挖掘拓展为 旅游 业服务的服务业,通过发展旅店、餐饮业和 娱乐 活动等,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加多元化的 旅游 产品体系,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 服务业;三是将特色或者创意产业融入到 旅游 产业链中,突破乡村 旅游 产业链条核心功能约束,促使乡村 旅游 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拉长 旅游 产业链条。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有哪些?

乡村旅游产品因旅游者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需求产生,是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结果。其本质特征是乡村性,具有乡村旅游资源“乡”“土”“农”的特点,体现在乡村区位、乡村空间、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根据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按照产品形态,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乡村民宿、农家乐(庄)、农业园(场)、乡村营地、乡村文博馆、文创工坊和习俗活动7种类型。

1 乡村民宿类

概念:利用乡村民居等闲置资源,民居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代表项目:民宿。

适用对象:近郊农村、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点和古村落等。

典型案例:李家园村民宿

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依托南山竹海景区建设和开发,梳理挖掘李家园村区位和资源优势,明确了旅游服务型乡村的发展定位。成立“空房合作社”,以资产为纽带,空房入股,由合作社统一打理,建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配套完善购物和娱乐设施,吸引周边游客,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带动农民增收。

2 农家乐(庄)类

概念: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和乡村度假等体验的经营主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

代表项目: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度假庄园、乡村俱乐部和乡村酒店等。

适用对象:位于城乡结合部、邻近风景区或乡村景区、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农户或单位。

典型案例:顾渚村农家乐

位于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西岸。顾渚村依托优质的山水自然条件,以老年乐园(现为申兴康复疗养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康养度假、观光休闲旅游,兴办农、渔、茶、林等多主题农家乐,开展品农家菜、宿农家屋和体验农家生活等活动。目前,顾渚村有450多家农家乐,有90%的村民都从事农家乐及相关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约4万元。

3 农业园(场)类

概念: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将农(牧、渔)业生产与观光、瓜果采摘、牧事体验、渔猎体验和农(牧、渔)业科普等活动结合的特色产品。

代表项目:包括租赁农(牧)场、共享农(牧)场、果蔬采摘园、渔场、农艺园和农业博览园等。

适用对象:位于城市近郊,具备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条件的村落。

典型案例:清远艾米农场

位于广东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石湖村。艾米农场通过整合农村闲置优质土地,接受乡村托管,标准化、规模化开垦田园、建筑小院,包括生态水稻区、私家菜园区、农家产品采摘区、山间溪流区、自然教育、中央厨房区和特色民宿区6个区域,是一个集农业生产、家庭农场、科普研学和乡村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农旅项目。

4 乡村营地类

概念:依托乡村河流、溪谷、山地、森林和草原等自然资源和乡村较开阔的空间,以满足游客释放压力和寻求刺激的需求,开发的户外产品。

代表项目:乡村露营地、乡村拓展基(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

适用对象:具有山地、森林、溪流等自然条件,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农村

典型案例:百松村户外拓展基地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利用乡村周边山地资源,将乡村旅游与户外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创新打造百松户外拓展基地,包括攀岩、射箭、高空项目、丛林真人CS和古迹穿越等项目,开展亲子户外运动休闲、青少年夏令营和企业团队拓展等特色活动。

5 乡村文博馆类

概念:是指以搜集、保存、陈列和展示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俗和乡村文物等资源为主的场所。

代表项目:乡村历史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和牧业博物馆等。

适用对象: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和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的农村。

典型案例: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村镇新场村。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以农耕文化研学为特色,深挖本地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以农作物、农具、农耕程序、节气和民居等展陈为主,开展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研学、农作物与节气研学和乡村牲畜介绍等,吸引杭州市K12和亲子客群。

6 文创工坊类

概念:以农村本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以乡村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为目的的互动体验性经营场所。

代表项目:传统工艺坊、乡村文创体验店等。

适用对象:艺术村、民族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

典型案例:新光村廿九间里

新光村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现存大屋的十六幢,包括廿九间里、润德堂、敦睦堂、启明居、长庚居、儒丰居等。2015年10月,成立廿九间里旅游创客基地,一群青年创客,在他们的创客空间有搞书画创作、小酒吧、青创咖啡的,也有做智能交通、旅游农产品体验馆、地质科普馆、篆刻、剪纸和旗袍等。这里整合了旅游创客APP平台,打造的是“旅游+互联网+农业+创客”的“浦江模式”。

7 习俗活动类

概念:以乡村本土传统习俗、节庆和农(牧、渔)等为主的体验性产品。

代表项目:包括乡土美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体育游艺、农耕、渔猎和牧事等体验活动。

适用对象:民族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

典型案例:阳朔漓江渔火节

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流域。阳朔县人民政府通过深入挖掘漓江流域渔家人夜间“渔火捕鱼”文化,创新开展“渔火节”,带动漓江沿岸渔村发展,是一个集观光、体验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节庆。

――――――――――――――――――――――――――曾发表于“乡村规划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