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创新扩散理论是什么?

创新扩散理论是什么?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他指出: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生产以及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它通常包括新产品的引入、新生产方法的引入、新市场的发现、原材料或半成品新供应来源的获得、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现等5种情况。

创新扩散:一种创新技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渠道在一个社会系统的成员间的传播过程

创新扩散曲线:传播学视野中的创新扩散: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 Roger)于1983年在文章《创新的扩散》中对扩散进行了定义,他提出扩散是指一个社会系统内,新产品或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各类渠道在团体成员中实现传播的过程。换句话说,创新扩散就是指新的产品、思想和概念、技术信息以及具体实践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实现的传播。这种传播是指创新通过信息交流和影响的方式从一个源个体向另一个接受者的流动或者运动,这种交流和影响能对接受者接受创新的可能性产生改变。五个阶段1983年Rogers提出了一个关于这个过程的修正模式,即创新决策过程(Innovation Decision Process),这个过程就是指消费者在从知晓某一项创新开始,经过一系列活动,到最后是否决定使用此创新的过程一共总结提炼为五个阶段。

知晓阶段(Knowledge Stage),指消费者通过一定的渠道知道或了解创新产品的存在,并对此创新产品的功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劝服阶段(Persuasion Stage),指消费者会在内心形成对创新产品的态度喜欢或者不喜欢,并渴望获得更多关于此创新产品的讯息。决策阶段(Decision Stage),指消费者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决定应该采用还是拒绝创新产品。执行阶段(Implementation Stage),指消费者使用或者不使用创新产品的行为,事实证明决策的策略和实际行动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确认阶段(Confirmation Stage),指消费者通过执行阶段后,再次决定是否应该继续采用或者拒绝创新产品。创新扩散过程主要受到创新性、传播渠道、时间、以及社会系统等四方面的因素影响创新性:指创新技术或产品本身包含的创新特征能够影响决定该项创新为社会成员所接收的速度,这些创新特征按照Rogers教授的归纳包括: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其中的相对优势是指该项创新为社会个体带来的相对使用提升的程度;协调性是指该项创新与社会个体原有价值观、使用习惯和潜在使用者保持一致的程度;复杂性是指社会个体对该项创新的易于理解和使用的程度;可试性是指该项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消费者感觉试用的程度;可观察性是指该项创新能够为其他社会个体观察到的程度。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某项创新在初始阶段能否被采用者接受的程度。微博是新兴的互联网产品,属于创新产品的范畴,同时用户使用微博,可以理解为微博的扩散,所以微博非常适合用创新扩散理论来研究。传播渠道:传播渠道通常是指个体之间信息传播的方式或者手段,它又可以分为按照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的大众传播和依靠个体之间口碑交流的人际传播两种方式。而创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创新观念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进行传播的过程,在这其中的个体决策过程里,个体往往会受到大众媒体与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在Sultan(1990)的文献中,收集了15篇研究社会扩散的实证论文,计算得出了人际关系影响系数和外部因素对消费者采用创新与否的影响程度。时间:是指扩散过程达到一定比例成员使用度的时间。主要由创新采用决策过程和创新采用速度两个因素决定。创新扩散的模式则表达了累计创新采用者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由此得到的曲线往往被定义为创新扩散曲线)。社会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并面对共同问题、有着共同目标的单位组成的创新扩散环境。社会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扩散的进程,包括系统结构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系统的社会规范对扩散的影响,及系统中意见领袖(KOL:社会系统中在某件事或大多数事情上对其他系统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特点:①与系统外的交流活动较多,信息灵通,思想现代,②社会地位相对较高,③通常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发挥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