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旅 去扬州旅行,必买的特产有哪些?

去扬州旅行,必买的特产有哪些?

去扬州旅行,必买的特产有哪些?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现为江苏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1、扬州特产以扬州小吃特产最有名,特别是扬州炒饭,很多地方都有。

下面是扬州小吃特产大全:

扬州市:扬州炒饭、牛皮糖、馋神风鹅、黄珏老鹅、樊川小肚、江都方酥(江都)、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韶关老鹅、嘶马的拉豆腐(江都)、琼花露酒、邵伯菱角、三丁包、扬州煮干丝、扬州酱菜。

扬州高邮市:高邮双黄鸭蛋、秦邮董糖、界首茶干、蒲包肉、高邮水晶月饼、汪豆腐、运河三宝、高邮酱油面、高邮蟹黄肉包、高邮肉卷、高邮鸭、高邮咸鸭蛋、高邮湖大闸蟹、高邮湖龙虾、高邮周巷大米、高邮湖青虾、高邮湖鳊鱼、高邮湖银鱼、高邮湖白鱼、高邮湖鲫鱼。

扬州仪征市:平山绿茶、仪征绿杨春茶十二圩五香茶干(仪征)。

扬州宝应县:宝应藕粉。

2、扬州旅行,必买的扬州九大特产。

(1)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80%以上。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

(2)邵伯菱

邵伯菱与太湖的红菱、嘉兴的风菱并列为江浙三大名菱。邵伯菱有四个角,上下两角稍长,尖而翘,左右两角卷曲抱肋,形同羊角。故邵伯菱俗称“羊角青”。

(3)高邮湖大闸蟹

高邮湖大闸蟹是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的特产。高邮湖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最为突出的要数高邮湖大闸蟹,纯天然,堪称天下一绝。来高邮游玩,必观湖光,观湖光,必吃大闸蟹。

(4)仪征绿杨春茶

绿杨春茶品质特征:形如新柳(叶),翠绿秀气。内质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5)高邮鸭蛋

高邮鸭产蛋多,蛋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其蛋质可用蛋白鲜、细、嫩,蛋黄红、沙、油概括。

(6)沙头绿壳鸡蛋

来自位于扬州市南郊的广陵区沙头镇西江生态园。作为以环保、绿色、健康为经营理念的生态园,西江生态园将生态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绿壳草鸡蛋,以及草鸡、无公害蔬菜都是这里的特色美味。而绿色养殖的绿壳鸡蛋,属于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脂肪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别看它和一般鸡蛋颜色不同,蛋内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不少。硒、锌、碘比普通鸡蛋高,胆固醇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同时还富含卵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高密度脂蛋白、维生素A、B、C、E以及微量元素,并富含人体所必要的多种氨基酸。

(7)扬州界首茶干

到界首不可不品尝“陈西楼”五香茶干。“陈西楼”五香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内部微黄,质地细嫩,久嚼有味,清香可口。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界首,闻岸上香味扑鼻,叫差役查询,原来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尝后大为赞赏。从此,界首茶干便列为贡品,名扬四方。

(8)宝应慈姑

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莲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历史资料。我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珍贵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及《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7本有关宝应历史文化的地情书籍和资料。为“宝应慈姑”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9)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原流传于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扬州风味菜馆,也纷纷挂牌售此美食,颇受欢迎。

(1)旅游商品宣传传统文化的例子:

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淮扬地区一款传统名菜,始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庆史。传说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右侧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汤,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汤,在扬州地区很有名气,这在《扬州画舫录》中曾有记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曾品尝过此菜,还一度成为清宫名菜。因该菜为文思和尚所创,人们便称它为“文思豆腐”,一直流传至今。

高邮双黄蛋

双黄鸭蛋是扬州高邮特产,因一只蛋内有两个蛋黄,故名。鸭生双黄,是因为这里食料好,鸭体壮,连续排卵,形成双黄,甚至三黄。高邮咸鸭蛋,向以颜色红油多而驰名于世,高邮双黄蛋有“蛋中之王”之美称。300多年前,大文学家袁枚品尝过高邮鸭蛋,印象极佳,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腌蛋”条留下了记载:“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鸭蛋加工工厂也起步较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高邮第一家蛋品企业裕源蛋厂问世。

扬州毛绒玩具

扬州长毛绒玩具主要以动物为题材,其基本造型技法是以圆构图、以圆取型,以形求神、以形逗人;其基本艺术手法是“拟人化”,特别要体现一种“娃娃味”。70年代初在欧美等国掀起的“熊猫热”中,扬州玩具熊猫一举轰动广州交易会。

扬州酱菜

扬州酱菜是宴席上的调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鲜、甜、脆、嫩的四大特点,名扬四海,有乳黄瓜、宝塔菜、萝头、嫩生姜、甜酱瓜、香心菜、什锦菜、宫廷龙须等数十个规格品种。扬州酱菜问世于汉朝,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清代乾隆年间,即被列入宫廷早晚御膳的小菜。酱菜素有南北风味之分。北味以北京酱菜为代表,南味以扬州酱菜“三和四美”为代表。据《扬州商业志》记载,创立于1796年的 “三和”,取义于松、竹、梅岁寒三友,亦有一种传说,“三和”是指扬州酱菜色、香、味融合的特点。“三和四美”是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扬州刺绣

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技艺虽属于同一门类,但受扬州历代文化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逐步形成“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两大特色。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宋代扬州刺绣从唐代的绣佛像转向绣书画,出现了为人称颂的双面绣。扬州刺绣作品多取自于历代名家的优秀山水、人物画作,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扬绣素有“针画”之美誉,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熔画理与绣理于一炉的艺术风格在扬绣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扬州绒花

扬州绒花,亦称官花、喜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多用优质蚕丝为原料,通过染色加工,使用简易工具,运用概括、夸张手法,简练地刻画出各种花型、禽鸟的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扬州绒花工艺发展过程共经历三个阶段:“绕绒花”、“刮绒花”、“滚绒花”。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原流传于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种。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郊天山汉墓,北京老山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扬州漆艺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