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我国为什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为什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渔业组织经济产业结构PPT

    现代渔业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健全渔业建设保障机制,加快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调动渔民和渔业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渔业发展的内在活力。要稳定和完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渔业经营体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渔业生产力。


    要加强对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扶持渔业的政策。要加强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渔船升级改造和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强化渔业生态养护,严控水域排污,减轻近海捕捞强度,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加快渔区建设,保障和改善渔民生计。


    渔业产业化就要顺应以上要求,并要保证做到:


    一、产业化养殖是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第二次转变的必然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渔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以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变,养殖产量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67%,占世界养殖总量的70%,所以,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


    2006 年3月3 日,农业部发布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指出,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倡导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引领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挖掘潜力, 提高质量,促进渔业发展由扩大规模,从追求产量浪费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即第二次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要严格实行和遵守夏季休渔制度,坚决杜绝渔业监管部门收钱就放行的错误做法。


    二、针对当前我国水产业粗放养殖所引发的养殖病害逐年增加,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增多,养殖品种种质退化,抗逆性和抗病性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增加等突出问题,《方案》初步提出三个转变方向::


    一是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方式,提高水产养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


    二是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提高渔民利用先进科技增产增收的能力,促进水产养殖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


    三是实施水产养殖生产全程质量监控,强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病害测报等公益服务职能,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实践证明,渔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渔业生产过程中深层次症结性矛盾和问题,实现上述三个转变以及渔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