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 大三女生想五年后在成都买房,这意味着我今后要面对什么?有什么建议?

大三女生想五年后在成都买房,这意味着我今后要面对什么?有什么建议?

针对大三女生想五年后在成都买房,这意味着我今后要面对什么?有什么建议?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第一,这一道题出的不错,看来题主是一个不简单的人啊,说明题主很有思想,很有远见,很有规划,同时也是考验问答者想象力,分析规划能力的一道题。

第二,按我的理解,题主今后要面对以下问题。

A,为了你短期买房这个宏伟目标,你生活上可能会过得拮据一些,搂紧裤腰带过日子,像女孩子那些衣服,化妆品要省着买,因为存钱要买房。

B,为了在短期内尽快买房,你还要想个赚来钱,理财计划。不能盲目的去花,有时候大家都感觉到,如果你钱包里钱放多了,抽抽一张,很容易花掉。

C,在工作上,出行要用交通工具,能坐地铁或骑电动车的,绝不开小轿车,或买小轿车,既省买车钱,又省车油钱。

D,为了买房省钱,上班工作租房尽量跟别的小姑娘合租,或者找一些包住单位,可以省一笔房租。

E,有时候涉及到人情世故,请客这个问题,可以在市场上买点菜,在家里做起来请,这可以省不少钱呢。

第三,既然题主目标明确,现在是大三学生,5年后在成都买房。我建议是:你在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马上物色一个人品好,肯吃苦,不啃老男朋友一起奋斗,一起存钱买房,这样快,2个人赚钱买房,可以缩短你的买房周期,可以提前实现你的购房目标。相信我这个建议会让题主豁然开朗。

您好,有买房这个想法是很正确的。

因为房子是必须品。您毕业后要有住的地方。与其每个月给房东付着租金,而且还住的不自然,还要担心租金上涨。如果遇见好的房东还可以,遇见事比较多的房东,会很麻烦。如果租金上涨的你接受不了,就只能在找房子,搬房子。居无定所。永远都不会有被城市接纳的感觉。还不如用租房子的钱来还月供。

当然前提是首付够,但是不论怎样,有自己的房子终归好点。买不起大的可以买小一点,买不起近的可以买远一点。

在买了房以后,无形之中给自己压力,还房贷。其实也相当于逼自己攒钱。因为现在年轻人基本都是月光族。

而且房子是可以抵制通货膨胀的不动产。房价是上涨的因为成本在涨(地价上涨,材料上涨,工人工资上涨)。后期住住想换房了,可以把这个房子作为跳板。卖了以后再买新的。

近几年的政策有没有变化的可能,未来5年内,达到哪些条件可以在成都买房?

房住不炒是基本政策,应该不会大变。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从防止大涨改成防止大降,算是基本比较稳定了。现在官方说法很官方,因城施策,就是各地根据各地情况可以制定自己的政策。而且限购限贷都行政命令,压根不是法律法规,也就是随时可以变的。这就很微妙了,全让老百姓猜[我想静静]

具体的情况向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逢低买入是可以的没问题,对于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以及有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也是可以入手的。对于其他的城市来讲,刚需没办法,不买不行,其他建议谨慎出手。

对于成都来讲,算是西南地区核心城市,而且高校众多,每年吸引大量人才,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房价应该是稳中有升的状态,建议逢低买入,应该不会错。

2021年成都市房价走向?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年年后房价都会有一定涨幅,这个现象至少从2015年开始就有苗头,我看了一下几个平台的数据,除了去年因为疫情,年后房地产基本停滞,往年都会有一定比例上浮。比如19年新年前后。

微信关注:在成都生活网,摸清成都楼市

每天晚上八点,在成都生活网用文章与你对话

买房有疑问?加微:zcdshw

大家来群里一起聊房子

你也可以在微信搜索<在成都生活网>

随时都在哦~

当然我看的数据基本是一个宏观数据,用宏观数据来指导自己买房当然是不靠谱的,还要具体到某一个板块、区域来看,上面的数据包含了中心城区13个区,当然你不能拿着这个数据去看具体某个楼盘。

另外,经历了2020年,很多人应该都明白了:

1、房子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房价整体怎么走主要看货币政策,具体怎么走主要看土地出让价。

2、价值购买是核心,要么有学区要么有地铁,配套资源都不占的房产价值很低,市面上至少一半的房子其实没有所谓的产品溢价,都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

3、地价对房价有整体性影响,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宜盲目,决定下限不决定上限。

先摆明结论,年后首先是第一轮上涨,新房二手房都一样,现在二手房挂出来卖的很多都不诚心,试探价格居多,他们知道要涨,至于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是都要归根结底到货币政策上:

讨论房地产是不是货币的蓄水池,还有很大争议,但是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它确实承担了蓄水作用,即开发商从购房者手中收到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回流银行,房地产占用基础货币,同时产生信用货币。

所以你看不管是2008年还是2020年,新房和二手房成交也许被腰斩,但是价格整体依然坚挺,新房甚至需要加强调控,房价还有升温的风险,仔细想一想,这事儿其实很违背供需关系。

上面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看了一下今年楼市的大体走向,但是买房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具体的某个区域、某个楼盘,很多逆市反常理的价格涨跌背后的逻辑都是有无价值。

第一个逻辑是优质附属资源:

比如今年高新区划片变动,直接导致南城都汇、晶科名苑、长城半岛城邦等跳涨,南城都汇五期晴园在19年年底1.9万/㎡左右即能够入手,到去年下半年,这个价格已经上浮到2.5万/㎡左右,长城半岛城邦破3万/㎡也是在去年完成,这个数据各位可以看看链家的成交历史。

你很难想象,2020年成都二手房交易量创新低,遭遇疫情严重打击情况下,高新区竟然有二手房能够逆市上涨,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价值购买”,主城区的优质房源大体上都是这类“资源附属型产品”。

第二个逻辑是看涨预期:

再比如天府新区的新房,过去手里捏着400万在成都买200㎡左右的新房是很简单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同样手握400万,想要在新房市场买200㎡左右的大平层突然就变困难了。

最典型的就是秦皇寺去年推的那几个高改项目,万科天府锦绣、首开龙湖云著、保利和光屿湖,基本都是300万以上的高改产品,我去年去实地看了以后确实产品本身不错。

但是以我的了解,这部分挤破头买300万级的豪刚要三七开,少部分是以后打算住这个地方,投资意愿不强,大部分是瞄准了后面秦皇寺CBD肯定上马,预先做资本配置。天府新区和主城不同,产品价值还会体现在“未来增长预期”。

这两种购房逻辑,主要是针对普通资格,非刚需群体,对资产配置有一定需求的人。

刚需购房的逻辑有所不同,单独说:

此处的刚需应该分成两类情况,一种是置换,资格非刚需,但钱包刚需;另一类是总价200多万的资格刚需。

以成都现在的发展模式和房价梯度来看,很明显是要分流购房群体到二手房、近郊、核心区非核心板块(比如龙潭寺)。

钱包刚需的这部分购房者,如果是考虑买二手房,最好是在年前上车,重点关注城南的二手房,今年的疫情已经检验了哪儿的二手房保增能力,目前来看,城南要强于五城,更强于近郊,而且城南次新房较多,置换选择面较大。

钱包不刚需的这部分人,要么是留房票等神盘,要么是错开年后这波涨价潮再下定,年前同样真心实意卖房的人不多,交智商税的人很多,顺销的新房其实也可以关注(比如之前的中南樾府、万科锦园、保利珑堂里院,现在已经基本顺销完毕了)。

如果资格不刚需,钱包也不刚需,那我建议可以看看龙潭寺和十陵板块,宽裕点接近200万左右的也可以看看二仙桥-八里庄,或者青龙湖的二手房,一万出头的房源一大把,和老城、城南距离适中,价格上比双流有性价比。

纠正一个误区,地价和周边房价不一定契合

那些直接拿地价来类比第二年房价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不是说这块地今年我拿成14500元/㎡,你初步估算加上建安成本、营销成本,猜测这个项目得至少卖到25000元/㎡才能回本,所以你就断言,周边所有项目都要朝25000元/㎡这个价格大步迈进。

我举个例子,比如19年地王禹洲在三圣乡拿的那块地,楼面地价18400元/㎡,后面大家都知道了,晏山河开出了大约3.3万/㎡的价格,首开无人报名。

那看看它周边的二手房,比如蓝谷地,2009年的老房子,二手房成交也就1.6万/㎡左右;比如娇子壹号,别墅不谈,普通高层单价普遍是在2万/㎡左右,其它小区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

那你认为这些二手房价格会跟涨吗?

答案是会,但是和这个地王关系不大,最后还是回归到价值上,地铁要通了,配套在补齐了,供应越来越少了,这些才是决定二手房价格的主要因素,至于抗不抗跌,最后还是回归到小区本身品质上来。

地价应该说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是长期且宏观的,所有土地都明显上浮了,前面的库存都基本去完了才会最终传导到新房整体性的上涨,所以面粉可供参考,但不是唯一标准。你可以说这个项目不会低于什么价格,但不能借此断定它会涨到多少。

总体成都房价会总体稳定发展,人口净流入,房价亲民,基础设施好,成渝双城政策利好。但成都也难暴涨,东、南二个新区人口分流,城区扩大,土地供给充足,二手房十几万套,去化周期长。总之成都5年多不断完善限购,购买力积累充实,需求旺盛。主城区土拍楼面价普遍达到1.5万,看来今年明年新房要上3万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