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河南省的6个重点扩权县市以后会怎么发展?

河南省的6个重点扩权县市以后会怎么发展?

一、河南省的6个重点扩权县市以后会怎么发展?

扩权县,即通过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6县市“等权”省辖市

  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6县(市)商务部门,具有与省辖市商务部门相同的商务管理权限。通知指出,涉及商务部门的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以及各有关专业计划、指标分配等,由6县(市)商务部门直接向省商务厅上报、衔接,同时抄报所属省辖市商务部门,省商务厅对6县(市)的计划指标进行直接平衡。

  商务厅在提供、发布分地区商务统计资料,召开各类会议,发放各类文件时,均扩大到6县(市)商务部门。

  41个县(市)管理权限也扩大

  对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等41个扩权县(市)的管理权限,通知明确:这些县(市)的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项目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报及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申报等,均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核,直接报省厅审批。

  通知还规定,所属省辖市备案定点的生猪(牛、羊)屠宰场规划设置,扩权县(市)可自行审批、上报;新建加油站点由扩权县(市)受省厅委托验收。省成品油市场规划布局审定、加油站建设定点及企业经营资格审核,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核,报省厅审批,报所属省辖市备案。

  属县扩权,省辖市咋办?

  所辖县(市)的权限扩大了,省辖市的商务部门怎么办?《通知》指出:各省辖市商务局要从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不断加大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各扩权县(市)商务部门要主动与所属省辖市商务局和省商务厅相关处室衔接,提高商务管理水平。

  扩权县(市)名单

  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中牟县

  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偃师市、沁阳市、义马市、灵宝市、长葛市、禹州市、林州市、新安县、新乡县、渑池县、安阳县、孟州市、伊川县、博爱县、辉县市、舞钢市、鹿邑县、淅川县、汝州市、淇县、长垣县、临颍县、尉氏县、濮阳县、潢川县、西平县、栾川县、通许县、汝阳市、嵩县、郏县、叶县、延津县、武陟县、清丰县、襄城县、南召县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什么意义?

我国能源资源有限,低碳是节省能源资源的一个途径;

我国的排放量巨大,低碳能减少排放;

低碳能降低企业行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低碳能让百姓素质得到提升,生活更文明更美好;

低碳是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保证,能显示我国对国际承诺负责任的态度;

低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青岛胶州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模式?

以打造“三大发展平台”为切入点,以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为着力点,积极对接山东省“一体两翼”和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个目标、三个定位”总体任务,到“十一五”末,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人均GDP1万美元;加快建成半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业枢纽和历史文化名城。

四、如何判断一个县城的经济水平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重要有

GDP。即县内生产总值,是年度内县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虽然部分县区有一定虚数 ,但GDP大体反映可整体实力。

人均GDP。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可反映出经济质量,含税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反映一地的消费能力。

出口。出口创汇能力反映其经济的竞争力。

产业结构。即一、二、三产业结构,一般工业发达的县二产占比高,而服务业发达的三产占比高,若一产占绝对量就是农业县。

县城人口。人口多的,说明县城承载力比较大,经济量也比较大。

五、2019全国百强县排行榜?

《2019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前十排名: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太仓市、龙口市。

7月19日,由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 “县域经济100强(2019年)榜单”正式发布。这是县域经济研究最为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参考榜单。

报告公布的2019百强县榜单显示,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30县进入千亿方阵。

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

一、百强县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2019年,百强县仍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东部地区稳中有降,占到7成左右(71席);中部地区逐步上升,占到2成左右(19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稳定在8个席位左右;东北地区开始反弹增长,年均增加1席。县域经济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东部地区县域显著强于其他地区,发展优势明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东部地区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指出,今年的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入榜数稳中有降。长三角地区的县域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区域协调等方面,引领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入榜总数的减少是由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部县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入榜数逐步提升。中部经济总量约占到全国的20%左右,同百强县占比基本相当。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特别是河南、湖北两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成渝、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带动中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入榜数量保持平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入榜数量稳定在8左右。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广阔的西部县域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

二、GDP超过1000亿元的百强县已达30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百强县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已高达30个,其中,有5个GDP超过了2000亿元。30个千亿级县域中近九成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且县域间的GDP最高有近4倍的差距。

百强县整体发展头部带动效应明显,近一半的GDP由前30强的县贡献。

前30强的GDP增速高于同期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前30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个别指标略低于广东外,均高于同期其他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百强县的GDP总量由2016年的8.2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9.6万亿,增幅近17%。报告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百强县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式增长”的快速转变,充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在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本、规模报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全面推动了百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质效。

马承恩指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百强县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比全国分别高出56%、12%、61%和72%,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

三、百强县对人口和资金的吸引能力显著提升

百强县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山东省相当,但低于其他同期重点省份,说明县域经济在吸引资金的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准,但与一些省份还存在差距。

通过分析东部主要县域发现,排名越靠前的县域人口密度越高,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强。因此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吸引集聚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口,将是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当前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百强县中7个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54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说明在当前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体县域来说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固定资产投资相对饱和、增长缓慢的县域来说,转变发展动力,依靠消费和服务提升经济发展则十分必要和迫切。

四、百强县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方面,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百强县的第二、第三产业年增速均高于同期的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且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报告认为,这说明百强县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将有利于提高百强县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