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变局

  编者按: 构建和谐中国:让“四大雁阵”比翼奋飞

  ■ 半月谈编辑部

  和谐中国,理应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谋求中国和谐,当然离不开区域和谐。中国经济地理版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块,细化为目前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政策区域。当前,各区域干部群众都有一个共同心愿:扭转“东富西贫,南强北弱”的不均衡局面,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在半月谈最近策划组织的区域协调发展专题调研中,各路记者激动地发现,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继启动实施以来,四大经济板块各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谓各显神通,亮点纷呈:西部在西进劲曲中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普遍驶入加速增长的轨道;中部6省承接和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在承东启西中谋求崛起,意欲挥别“不东不西”的尴尬;东北3省则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昭示出“老工业巨人”重振雄风的气概;东部更是志在将“率先发展”进行到底,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演绎出凤凰浴火重生的新版传奇。

  毋庸讳言,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亟待得到遏制。当然,协调发展不等于整齐划一,让大家固守一个发展速度。缩小区域差距,也不简单地等同于缩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差异,近期关键目标在于缩小各区域间居民收入以及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正如许多权威人士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政策偏重控制区域间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因而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今天怎么下好“协调”这盘棋?可以说,走好区域互动这个关键棋子,满盘皆活。在这次区域协调发展专题调研中,各大区域健全互动机制的露珠般鲜亮的经验频频刷新半月谈记者的视线。导入了扶持机制,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当地许多老百姓为民生所困而紧蹙的眉头渐渐展开。导入了市场机制,行政区划的局限和体制坚冰在不同程度上被打破,活跃的生产要素如出笼鸟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导入了合作机制,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北部湾等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初显“1+1>2”的奇妙效应。导入了互助机制,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伸出了对口支援、社会捐助之手,浙江商人描画出中国最有活力的资本力量战略西移路线图,用市场之手紧紧牵引帮扶之手。

  长空雁阵,谁不羡其变换而又一致的完美造型?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有了市场、合作、互助和扶持四大互动机制“四管齐下”,中国四大区域“四大雁阵”结伴比翼奋飞的壮丽景观,不久将在13亿人的殷切期盼中变成生动而诱人的现实。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新挑战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鸣

  五大态势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五大态势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态势一、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

  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分别为55%、19%、17%、9%。2001~2005年,四大区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35%、10.86%、11.12%和10.87%。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总量差距矛盾得以缓解的同时,增长质量的差距仍在扩大。

  态势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提高,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主导地位凸显。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影响,而且也取决于对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的吸纳。目前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达到1.5亿人,跨省流动劳动力90%来自中西部,82%流向东部地区,而且约有2/3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不仅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GDP的份额接近40%,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

  态势三、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区际产业分工明显增强。

  产业发展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和市场条件,逐步替代矿产资源分布等传统区位因素,成为产业区域布局的主导因素。一方面,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电子等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另一方面,能源工业等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势头增强,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西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为解决东部沿海地区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不得不建设远距离的资源调配工程,比如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形成了资源大跨度区际调动。

  态势四、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区域差距扩大。

  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格局不会改变。

  态势五、区域间竞争和合作交互作用,推动了区际互动发展。

  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四大问题挑战中国区域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协调区域间利益关系,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主要是控制区域间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因而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挑战一、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推进工业建设和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占用耕地,环境损耗和污染加剧,导致一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普遍比国家的预期目标高1~2个百分点,但主动把环保控制指标定得比全国平均控制指标还高的,却几乎没有。

  挑战二、人口转移滞后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

  沿海地区成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但受现有体制制约,绝大部分流动人口难以转化为本地人口,除了获取劳动报酬以外,他们所创造财富的剩余部分大多转化为当地收入,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转移劳动力本地化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量转移劳动力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

  挑战三、对社会事业平衡发展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水平区际差距扩大。

  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经济落后地区受到自身财力的约束,加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有限,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挑战四、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仍处于中低档环节,出口产品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初级产品和高能耗产品占有相当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5%以上是外资企业完成的。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

  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合理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区域发展模式,也需要重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