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的主要大国,评价两国关系,便要将其置于全球的大格局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中美两国存在的是一种十分特殊、复杂的“竞争共存”关系,广泛的合作与对抗贯穿于两国关系始终。如果以简单的“非敌即友”的眼光看待对方将是不适宜且幼稚的。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对美关系都将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它攸关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首先看中国,经过几十年国力发展,中国作为在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在“一超四强”的国际格局中已稳稳的占据一席之地。但中国又是几个大国中受外来不定因素影响最大的国家,因为台湾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中国成为大国中唯一可能与美国爆发战争的国家。
另一方面,不管你愿不愿意,美国在当今世界确实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是世界上唯一能对中国施加战略压力的国家。其相对实力达到了历史的颠峰,至少在未来十五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撼动它的霸主地位。美国当前对外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各地区的力量平衡,防止任何国家实力“出头”,以此尽可能的延长美国在世界上一超独霸的时间。
其主要手法是,通过与各地区次级国家的结盟,对地区首要大国进行遏制。出于这种战略考虑,美国当前在东亚实行的即是扶日、联印以抑华的策略。并且美国在制华的过程中,开始意识到中国是各大国中对其最具潜在威胁的国家。这并不是偶然的,在当今世界,俄罗斯实力萎缩,人口较前苏联大幅度减少;欧盟远未达到政治一体化的目标;日本资源贫乏,国土狭小,人口较少,它们都不具备成为顶尖国家的条件。
只有中国因各方面素质均不缺乏,意识形态又完全不同,必然的走进了美国的视野。因为中美两国的利益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所以任何“致力于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口号,都不能掩盖两国互为战略对手的实情。
既然美国对华深具戒心,它必然会寻找对华最有效的遏制手段。
台湾便是美牵制中国最重要的王牌,美国绝不会轻易丢弃它,更不愿意这张王牌被中国收回。这决定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难以调和的。近年来,美国依仗其优势地位,对华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TMD与NMD计划无疑是首先针对中国的,美国许多政要也毫不掩饰这点。
美国部署这两个防御系统的目标归根结底是,在战略上打破东亚的实力平衡,促使力量对比向有利于美国的一方转变,使中国无法全力投入经济建设,迟滞中国现代化进程。因为美国这些霸道的行径,当前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已变得恶劣。
面对美国对华的战略攻势,中国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高经济实力,因为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是维护战略平衡的唯一途径。
倘若放弃优先发展经济的既定国策,与其争夺势力范围,进行军备竞赛,我们很可能将面临一败涂地的结局。与美发生正面军事对抗,更是不可想象、没有必要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相信自己国家能够从容面对这种挑战,虽然美国是超级大国,在世界上占有优势地位,但我们没必要对其存有畏惧心理,当前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特别是军事力量对比大体上是平衡的。
中国解放军的实力被举世公认为世界第三位,其实战能力远远超出它的表面战斗力。并且美国当前的核心利益仍在欧洲及中东地区,台湾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颗棋子,只能充分运用它,美国难以想象为了它而与一个世界一流强国进行“殊死搏斗”,因为这很可能会使其丧失大量国家资源,并给本国带来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甚至将使美国“迈向一极统治”的进程遭受毁灭性打击。
因为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都有赖于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并且两国对对方的实力都颇为忌惮,当前两国不大可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冒险行动。但任何人都不能排除因台湾当局又一“令人震惊”的举动,而导致台海局势急转直下,进而两岸、中美兵戎相见的可能。
倘若这种情况发生,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都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台海战争中,中美两国无论谁胜谁负,都将难以面对战后困难的局面。
假设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美国将面对一个对其极度仇视的中国,并要随时防备中国对台湾的再次进攻,它将因此而疲惫不堪,无力分心于其他攸关本国重大利益的国际事务。
在联合国、朝鲜半岛等诸多问题上不可能想象会得到中国的合作。美国也不再能阻止中国向伊郎、巴基斯坦等国出口弹道导弹、核技术。所有美国公司都会被拒于中国这个大市场外(对华贸易一直是美国最有利可图的贸易之一,中国加入世贸后更会是如此。虽然表面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但美国自华进口的大多是本国没有生产的基础性产品,即使不从华进口,也要向他国购买,且成本更高。
而美国对华能够多出口一份商品,都意味着将为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严重的是,中国在战败后,肯定将大力扩展军备,这必将在整个地区引发激烈的军备竞赛,日本因害怕中国的报复,更会在军备竞赛中首当其冲,东亚地区在可预见的未来将陷入可怕的动荡中,恐慌性经济危机将随之席卷各国。
因东亚经济占全球三分之一强,这势必在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美国也将无法应付这种严重的局面,其国内经济必将在这场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
而如果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果也是异常严重的,对中国的伤害也将特别大。美日等国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对华实行经济制裁,加强对华军事压力,中国将被迫大幅提高军费开支,科研开发能力也会因国际封锁而被大大削弱。
中国在短时间内将失去一半以上的出口市场,在美的大量金融资产将被冻结。发达的沿海地区经济将因为失去重要的投资来源、出口市场而遭受沉重打击。众多的企业工厂将陆续倒闭,在华的外资不可避免的选择急速向境外转移。最令政府难以应付的很可能是大量的失业人员。
许多人都知道,沿海地区万人以上的合资企业,如鞋厂、服装厂比比皆是。中国周边国家也将以畏惧的目光看待中国军队的境外投射能力,美国会不失时机的将它们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东亚反华的包围圈形成了。更严重的后果是,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双方互不信任,中国替代了前苏联在美国人心中的位置,美国运用其所有的力量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完成民族复兴的任务将变得难于实现。
在台海局势趋向紧张的今天,简单分析了中美关系的现状及交战的前景,有助于我们对局势发展做更深一步的了解。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国家有着不同于他国的发展目标,中国的战略构想是,在21世纪的前期成为世界顶尖强国,拥有能与世界上任何力量相抗衡的实力。
在当前和未来,这一目标绝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更改。中国发展军事力量,主要不是为了使用这支力量,而是让它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是当前中国主要的国家安全战略(现在许多国人因国家的强大而充满浮燥情绪,急欲看到国家对外展现军事实力,这是极其错误、危险的)。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事实。台湾再怎么闹独立,它和大陆都只隔着条狭窄的海峡,台湾终究要和大陆统一的。大陆要用长远的眼光、博大的胸襟看待台湾问题,以现有的实力对比,台湾在可预见的未来走向公开独立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台海局势不发生突变,中国就要抓住这一至关重要的几十年大力发展经济。
届时,中国大陆国力强盛,任何国家都无力阻挠中国对台的统一,或战或和,中国大陆都将胜券在握。
“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进入大变动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国际局势的全面把握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长期的外交战略。20余年来,我们在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开拓创新,为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形势,国内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 2 1世纪 ,中美关系的新动向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政策的又一次讨论。
所谓“韬光养晦” ,是指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中国只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国家就能够稳定发展 ,能够实现现代化 ,进而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但中国不要在国际上去论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如何优越 ,不要去进行意识形态的论战。
在当今时代 ,中国在处理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处理大国关系问题、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时 ,仍应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