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民用机场建设被否,机场落户信阳明港
在国家民航总局的民用机场布局中,河南信阳明港被列入规划。不过,3.2亿元的巨额投资将是对信阳一个不小的考验。目前我国大多数机场处于亏损状态的现实,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 2004年起的河南6市争“飞”最近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
在2007年河南省发改委备案的重大交通设施招商项目中,信阳、商丘军用机场的改建工程项目与洛阳、南阳机场改扩建工程一并“赫然在列”。
看来,在中原机场群的扩容中,信阳与商丘恐将先行一步。
2004年,信阳、商丘、三门峡、安阳、周口、焦作6市都曾传出消息,宣称要建民用机场。据了解,之所以会出现河南6市争“飞”,是缘于国家民航总局发布的一则《关于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该《规划》指出,河南省在未来可以建3个机场。
但在国家民航总局日前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仅有“信阳明港”被列入规划。
长远规划
在2007年12月国家民航总局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显示,在规划2015年中南机场群中,布局规划机场总数39 个,其中新增14 个。中南机场群由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北、湖南6 省(自治区)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25个机场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信阳、岳阳、衡阳、邵东、河池等14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39个,以满足中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东南亚经济合作、泛珠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
所以,关于中原机场群的扩容国家早有布局,并且条件也已渐趋成熟。
“虽然从目前来看,河南再建机场的意义不是很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立体交通构架的逐步形成,建设机场对加强对外联系、推动中原核心城市群与河南整个发展战略将有重大影响。”谈及此规划的意义,郑州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荣增表示。
先“飞”瓶颈
虽然商丘与信阳军用机场改建项目都已在河南省发改委备案立项,但在国家民航总局的全国机场布局中,却仅有“信阳明港”一项。
所以,在河南6市长达3年多的争“飞”问题上,信阳市已获得了先“飞”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