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访谈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美关系的演变,并谈谈你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预测及构想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美关系的演变,并谈谈你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预测及构想

  “美国是对手,但对手未必都是敌人,未来的双边关系仍然需要合作双赢。”对于中美关系,社科院美国外交研究室副主任袁征说,中国将同美国一起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火车头,稳定全球经济。但专家同时认为,中美在军事领域合作的滞缓,说明中美关系远远没有达到全面合作,而2012年的大选年将考验中美关系。  美国急需中国的支持  美国政治学协会研究人员在上个月公布一项研究报告说,美国国际地位过去10年内下降,甚至低于冷战时期水平。按照报告的观点,金融危机之下,美国国际地位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急速下降。欧洲人正“找回自我”,“尝试摆脱美国的影响”。而在军事领域,报告认为美国国际军事行动曾取得初步胜利,但随后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也没有成功抓捕“基地”组织一号人物拉登。  但实际上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改变,世界格局除了细节,并未改变什么。而中国实力的上涨,是美国摆脱危机可“利用”的资源。“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王荣军说,截至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  中国社科院美国外交研究室副主任袁征也认为,中国在年底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同美国一起作为经济增长的两个火车头,双方互为贸易伙伴,将对全球经济的稳定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奥巴马执政将目光投向了世界性问题领域,但在美国经济低迷的现状下,美国急需中国的支持,特别是下一步应对全球变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上,中国的参与对于影响东南亚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作用巨大。  因此,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研究员刘卫东认为双方合作必然是长远的大趋势,只要是能达到双赢,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的,都是在可以合作的范畴之内。  中美合作要双赢才能持续  袁征认为,美国在对一些领域对中国“利用”的前提下,应开放、加大技术领域的合作,同时对中国应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用于消减中国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这是开拓双边关系合理的方式,对于双方利益也都能满足。”袁征说。  但袁征提醒应警惕双方合作关系,虽然开拓更多领域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好处,但应该客观地评价这些合作都是建立在双方利益的基础上,一旦威胁到美国利益,双方势必摩擦不断,就比如现在的经贸领域。  那么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不利的影响呢?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内需不足,对出口依赖过大依然是中国经济最大的软肋,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通过自身来解决,即市场多元化,扩大内需。另外一个方面是,要尽量避免把在控制经济过程中的过程产能大量输出国外,因为这样必然影响世界经济,造成和国际市场之间的摩擦,最好的办法是扩大内需和向不发达国家解决这部分过剩的产能。而美国在消除贸易摩擦中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应将更多的行业领域产品出口到中国,消除高科技产品的封锁,更加开放市场,吸引中资去美国投资  。  是否全面合作要看军事领域  美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前副助理国务卿托马斯;克里斯坦森曾表示两国拥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已经逐渐扩大。而且这些领域还会继续扩大。“在经济贸易、全球变暖、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打击海盗等领域中美双方存在共同的利益点,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但判断是否全面合作,应看军事领域的合作。”刘卫东说,“实际上中国和美国的合作远远不如日本、北约,缺乏战略合作。”  “主要是中美军事交流的现状有两大法律障碍,第一,与台湾关系法,第二是,2000年美国的国防授权法,就是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合作、军事交流设置法律障碍。这两大法律障碍不消除,中美间的关系不可能真正得到好转。”军事科学院少将退役彭光谦表示,美国一部分现在还一直抱着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一些极右的团体,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你让搞军火工业的工厂关门,他上哪里赚钱去?从利益上讲,深层根源在这里。”  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康奈尔大学资深教授彼特 卡赞斯坦(Peter Katzenstein) 卡赞斯坦最近指出,中美之间的战略猜忌和价值取向的分歧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双方关系未来留有变数。他预测,2012年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要举行领导人选举,美国也会部分地从金融危机中恢复,那时将是真正考验中美关系的时刻

首先你的问题很偏很难 其次你的分数很低 还要3000字 没人会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