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学 我国研制战略隐身轰炸机有哪些技术难点?着重向哪些方面发展?

我国研制战略隐身轰炸机有哪些技术难点?着重向哪些方面发展?

前一阵中国完成了路基中段反导实验。大家一定要明白,现在已经2021年了,航母也好隐身轰炸机也罢,不算高科技。大气层外,一颗弹头以十几倍的音速飞行,在地面发射一枚导弹,把它打下来,在这个年代,才能称得上高科技。弹头也就是煤气罐那么大,但放到太空背景,无异于花生米,再加上十几倍音速,把它打下来……这里面的科技含量是航母、隐身机不能比的。

反导、反卫星、空天飞机……以及咱们看不见的一些东西,这些是国家级的高科技。至于航母、隐身轰炸机……这都是部级的高科技。不在一个层面。

以B2为例,它最大的特点是飞翼布局。这是高科技吗?不是。

飞翼布局看着很科幻,实际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1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研究这种方案。二战末期,德国搞了飞翼布局的轰炸机,感觉是外星科技,但在他之前,美国的诺斯罗普公司已经有了类似成果。而且技术比德国的更先进。

一九二几年到一九七几年,在这五十年间,人类已经明白,不用机翼,把机身做成一大片三角形,就能飞起来。

但这期间有个难题解决不了:飞控。这种布局的飞行器飞起来非常难控制。但到了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获得进步。可以用计算机参与驾驶,快速处理复杂情况。飞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是隐身战略轰炸机最大的难点。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计算机的加持下,人类就已经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操控飞翼布局的飞行器了。有了这个基础,美国顺理成章地打造出B2隐身轰炸机。

但别忘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这四十年科技、计算机、人工智能又有了多大进步?得是N倍。飞翼布局,百年前开始探索,六十年前已经比较成熟,四十年前,投入实用。以中国现在的科技,做这东西难吗?

不难。

攻击11是飞翼布局,已经投入现役。是经过部队、国家验收的装备。说明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气动布局和飞控软件。更主要的:攻击11是无人机。其他公司也有飞翼布局的无人攻击机。不用人都能进行飞行、作战,开发轰炸机,里面再坐两名飞行员,大活人,负责操控飞行,肯定更容易。

所以,中国的轰20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都不好说。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因为隐身轰炸机和攻击11的任务、定位、性能都是非常接近的。都是用来对地攻击,发射导弹、投掷炸弹。都是隐身。而且对机动性能要求都不高,不是像战斗机那样和敌机打空战。都是隐蔽飞到敌人头顶,炸完赶紧撤。隐身轰炸机和攻击11比,就是体积放大,作战半径加大、载弹量加大。其他方面的不同很少。

有攻击11的基础,完全可以做出隐身无人轰炸机。

而且中国飞翼布局的无人机不是攻击11一款,还有天鹰、彩虹7、暗箭、无侦8……说明已经充分掌握了飞翼布局的技术。

飞翼布局属于先天契合隐身。它的造型直接就隐身。所以在飞翼的基础上搞隐身就容易多了。不用像F117、F22、F35、歼20那样,费尽心思研究隐身。飞翼布局是只要做出来,自然就隐身80%。背部进气,发动机喷口修饰一下,不难实现。

但B2毕竟是四十年前的飞机,受当时技术限制,在隐身上面使了很大的笨功夫。为了隐身,一层一层地刷吸波涂料。涂料第一很贵,第二,需要刷得非常非常厚,厘米级的厚度。第三,保养非常费劲,因为涂料会掉,掉漆。F22也是一样,机身隐身涂料都是一层层涂上去的。

到了现在,F35、歼20的年代,都是复合材料,薄薄的一层,就能实现隐身吸波。复合材料是自身吸波,没有抹涂料的环节。和B2、F22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现在的机身复合材料,毫米级厚度,不用涂料,不担心掉漆,还非常轻,极大的减少了机身全重。B2一身涂料的重量要按吨计算。复合材料比隐身涂料要皮实得多,容易保养,还便宜。

现在的机身蒙皮,隐身材料,要比B2、F22的年代好得多。

中国研制隐身战略轰炸机,隐身不是难点,难点在飞翼布局的飞控。但这个问题,美国四十年前就解决了,中国这些年也有足够的经验,有现实成果。简单地讲也解决了。

发动机。轰炸机对发动机的要求不太高,B2是亚音速飞行,采用的F118-110发动机没有加力燃烧室。这类的飞机正常来讲,不需要战斗机那样的爆发力,稳稳当当的飞就可以了。

剩下的,座舱、液晶显示器、内置弹舱、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弹射座椅……没有高不可攀的东西。

中国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如果走B2的路线,最难的部分,飞控,肯定是早就解决了。剩下的隐身、发动机难度要再降一个级别。其他的就更没多难了。

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轰20还没露面?很简单:

1、起步晚。

隐身战略轰炸机是进攻型兵器,是用来打出国门,炸敌人老家的。但在以前,中国还是歼7、歼8,外购苏27,歼10刚有,歼11还不成熟的时代,全部精力还是用在防守,准备在自己家里和侵略者打。没有打出去的条件。而且即便是隐身轰炸机,想出国作战也得有护航的战斗机,有制空权。不然很容易成为靶子。

到了歼16、歼20成熟的时候,中国才算有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在境外作战,有一定的实力夺取制空权。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歼20、歼16、歼11B护航,轰炸机才能打出去,轰炸敌人领土。

各国都得是这样,战斗机很靠谱了,对夺去制空权有一定的信心,才能再搞轰炸机。不然,没用。

所以,中国的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立项应该是比较晚的。歼20有了一定眉目以后,才下决心搞。当然,前期的论证、技术储备可以有很多的年头,下决心放手干的时间,肯定不长。

2、工作量太大。

虽然上面说没想象中那么难,但战略轰炸机是大飞机,是个大工程。零部件是海量的。随便哪个出点问题,调整一下,小半年就没了。发动机叶片出点毛病、飞控软件出点毛病、座舱玻璃出点毛病……随随便便,一年就过去了。机身复合材料,三五款,对比对比,测试测试,又一年。个人家装修还得几个月呢,每个螺丝都是事儿,何况隐身轰炸机。工作五年,做个测试,发现一堆问题,集中改进,再来三年。

所以这个事急不来。按部就班,一切顺利,最低最低也得10年起。歼20是2011年首飞,就算那时候有信心,开始搞隐身轰炸机,到现在,也刚好10年。再细就不算了……总之,从正式设计到首飞,应该需要10年,然后再试6年,服役。但现在应该没到10年。一二年之内如果能首飞,进度已经很快了。

3、指标一定是超过B2的。

就像上面说的,这些年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进步非常大,远不是B2的年代能比,无人机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中国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在这方面一定会超过B2,是不是无人机,抑或有人无人两种模式都有,可能性非常高。

B2是亚音速飞机,中国的会不会是超音速……

这些是可能。但在机身材料方面,是100%要比B2强。复合材料比B2的涂料好得多。机身骨架、构件也会采用新工艺,譬如3D打印。这一套下来,最低能减重20吨。B2空重70多吨,中国的隐身轰炸机如果其他参数和B2相仿,空重应该在50吨,这是必然的。轻了这么多,可以装更多吨燃油、弹药。或者弹药、燃油和B2相同,但这个飞机比B2小两圈,隐身效果更好。

正常来讲,轰20应该比B2小不少,但载弹量、作战半径差不多。操纵起来更智能。

如果和B2体积差不多,载弹量和航程会暴增,但这种可能比较小。

起步晚一点,工作量大一点,指标高一点,所以我们要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