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如何讲解?

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如何讲解?

一、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如何讲解?

科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 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 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 的刑?为什么?等等。儿童对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 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即儿童的推理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 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下面是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各个阶段的界定及其特点。

水平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 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如,他们说海因兹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 有的说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 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 的。如,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兹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

水平2: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二、科尔伯格是什么之父?

科尔伯格是道德发展心理学之父。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一位心理学家,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毕生致力于研究人类道德的问题。

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谓前无古人,其影响之巨大也是后无来者,在心理学界、教育界都引起了一股“科尔伯格潮流”。直至现在,有关道德发展问题的研究讨论和资料中,都会提及科尔伯格的理论,“科尔伯格”这个名字也是无处不在的。

三、赫茨伯格和科尔伯格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hygiene-motivational factors)”,是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四、亚龙科尔伯格怎么样

亚龙·科尔伯格被誉为欧洲最受瞩目钢琴家、以色列最优秀钢琴家,同时也是受到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推荐的钢琴家。此番登上天津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科尔伯格将演奏五首乐曲:巴赫的《耶稣,人们仰望喜悦》,肖邦的《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贝多芬的《第八钢琴奏鸣曲“月光”》和中国作品《保卫黄河》。

五、如何评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Kohlberg)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心理学领域内影响极大。为了全面地评价这个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让我们先较为全面地阐述一下这个理论,同时也要先做一些关于发展心理学的框架性背景知识的介绍。

发展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人类心理以及行为是如何随着年龄成长而变化的心理学领域。皮亚杰(Piaget)是一位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巨人,他提出了儿童认知(思维)的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理论是说,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0~2岁是感觉运动阶段,这时客体永久性概念刚刚形成。而11岁以上才发展成形式运算阶段,此时的儿童才能够借用隐喻和类比进行推理。而2~7岁的儿童不能理解液体、面积和体积的守恒,因为他们还处于前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已经可以理解客体守恒了,因为他们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

对于皮亚杰这个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不少的批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发展是连续(斜面)的,而不是这种阶段性(台阶)的。一些新的实验研究也指出了原先支持认知发展阶段的实验是不完善的,对儿童的测验问题和方式具有诱导性。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批评,先谈到这里。接下来让我们重点关注一下“皮亚杰范式”下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风格相似,一样是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一个阶段性的进步。他的研究方法很简单,向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一些具体的情景问题,让孩子们进行道德判断,这里仅仅举其中的2个情景问题为例。

海因茨偷药问题:一个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药来救他妻子的生命,药的售价是成本的十倍,海因茨买不起这种药,只好闯进药店,偷走了这种药。请问,海因茨应不应该这么做?为什么?

弟弟问题:乔的爸爸许诺乔,如果乔挣够了50元钱,就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他后来又改变了想法,让乔把这50元都交给自己。乔就向他的爸爸撒谎,说自己只挣到10元,然后把这10元交给了爸爸,自己用40元去野营了。乔把这件事告诉了弟弟阿里克斯,请问,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为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两难问题,确实不好做答。不过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所陈述的理由。根据科尔伯格的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确会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以及不同的理由。10岁的孩子会认为弟弟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理由是,如果不告诉爸爸,爸爸会惩罚他。但10岁的孩子也有些犹豫,他们也会说,如果告诉了爸爸,那哥哥乔就会不高兴,一样会打他。但13岁的孩子则会说,如果告诉爸爸,那哥哥就不会再信任弟弟了。但如果不告诉爸爸,那爸爸就不会信任弟弟了。

在偷药问题上,13岁的孩子会说海因兹没有错,药太贵了,卖药的人不应该卖那么贵,而拯救妻子的生命比卖药的人赚钱更重要。而16岁的孩子则会说,卖药的有权利为自己的商品定价,海因茨的行为是违反了法律的。但他具体是对是错,不太好说。

科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个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了三个水平。1.前习俗水平。在这个水平中,儿童的道德判断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个人利益。这个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1阶段是以自身利益为导向,会被他人惩罚的行为就是错的,因为自身利益受损了。比如向爸爸告知真相是对的,要认同爸爸的权威,而不告知真相,那弟弟就会受到处罚。而2阶段的孩童,能意识到他人的利益,但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比如向爸爸告知真相会损害哥哥的利益,但因为哥哥的利益受损而不高兴,会打弟弟,所以弟弟或许不应该告诉爸爸。

2.习俗水平。在这个水平中,儿童的道德判断就不仅仅考虑到自己,而是会考虑到群体以及人际关系。在这个水平的3阶段,孩子们会认为对他人有好处的行为便是好的。比如海因兹偷药对自己的妻子来说是好的,而卖药的人定价太高,太贪婪,是不好的。在4阶段,儿童会意识到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他们会说,偷药虽然能救妻子的命,但偷盗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而违反法律对社会整体造成了损害。所以海因茨不应该偷药。

3.后习俗水平。在这个水平中,儿童就不再盲目地相信法律,而是会发展出自己的道德原则。在5阶段,人们会进行抽象的哲学思考了,他们会考虑在一个理想社会中,人们要有基本的权利,如生命权和自由等等。社会也要有秩序,什么样的法律能维持好的秩序,而什么样的法律有时候是不对的。在这个阶段的人,会认为海因茨偷药保障了妻子的生命权,但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秩序。这个阶段的孩子在面临这种道德与法律秩序的冲突,但还是倾向于维持法律。而在最后的6阶段,人们俨然成为了如康德、罗尔斯那样的伦理学大师,已经建立起了普遍的道德准则。科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能达到这一阶段的人极少。相当部分的成年人连5阶段都没能达到。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批评。

首先,科尔伯格最早的研究是在72名不同年龄的男孩身上做的,没有考虑到女性。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认为,科尔伯格太过强调理性的作用。而共情这一女性更加具备的特点则在他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中被忽略了。她认为女性会更强调人际关系,避免伤害他人,对他人负责任,这说明了女性在道德判断上是“关怀他人导向”,而男性则更多是“维护公平导向”。科尔伯格的调查仅仅以男孩为对象,忽略了女性群体,所以不具备代表性,解释力有限。

科尔伯格除了低估了性别差异之外,或许还低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科尔伯格最初的研究是在美国芝加哥做的,但一些心理学家在中国台湾等地区的重复研究,发现一些孩童的道德判断无法归入这6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还有一些缺点,就如同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批评一样,一些研究似乎支持道德发展是连续的而不是阶段性的,也有一些心理学家指出了科尔伯格研究方法的一些缺点。要知道,对方法的批评很要命,方法如果不对,那研究的出的数据便不能为理论提供支持,因为得出数据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并且,他的理论过于强调理性,而轻视了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其研究无法解释一些文化下的道德判断,理论中的第3水平(尤其是第6阶段)缺少实证研究的证据。其实验方法仅仅是语言访谈,没有来自神经科学的脑成像或者认知实验研究的证据。他还忽视了无意识或者直觉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而一些重要的研究试图表明,直觉在道德判断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需要一个简短的评价,那我们可以这样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影响巨大的理论,争议也不小。这个理论并没有刻画出人类全部的道德心理,甚至还有一些缺陷,但也不失为一个教科书级别的经典研究案例。

六、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各是什么?

皮亚杰的学说

“适应”,这就是认识活动的本质。

儿童的道德发展总是以其已经具有的或是正在形成着的道德思维结构为转移的。

促进道德发展的因素是社会交往。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的角色采择方式是不断发展的,这就构成了儿童道德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l5岁)。其中贯穿着自律向他律的转变。

科尔伯格的学说

“三水平,六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阶段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①惩罚与服从阶段:

②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二)习俗水平包括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和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段。

③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

④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

三)后习俗的水平,包括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和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⑤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⑥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七、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口诀?

“三水平,六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阶段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①惩罚与服从阶段:

②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二)习俗水平包括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和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段。

③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

④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

三)后习俗的水平,包括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和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⑤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⑥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八、道德两难法是谁提出的?

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两难故事法是心理学家采用的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一种方法,要求个体考虑是非价值并做出困难的决策,但又不可能圆满解决的假设性情境。它们是以故事形式描述的两难情境,让被试者对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做出回答,从而研究不同文化、阶层、年龄的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判断上的特点和规律。

九、道德两难故事法谁提出的?

道德两难法提出者是劳伦斯·科尔伯格,他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的一个富商家庭,高中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自愿当一名商船机务士,从事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难民通过英国海防偷渡到以色列的工作,也正是这次的经历为以后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

道德两难法的来源发展:

在当代心理学界,道德发展拥有两个较大的学派,分别为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和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派,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正是柯尔伯格的学说的思想来源,柯尔伯格可以称为皮亚杰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与儿童的思维发展联系密切,在儿童10到11岁时道德思维经历一场变动,在此之前儿童的道德判断以后果为依据,在此之后儿童判断则多以目的为依据。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两难法内容是什么: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结构,或形式反映出来的,有着内容和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不对”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他认为一个道德问题都只有三种回答:肯定、否定和犹豫不决。

事实上,道德两难问题也正是他阐述、分析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证据。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因此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海因兹偷药"这个故事是最能体现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而药剂师花200元制造镭却卖给病妇的丈夫2000元。高额的药费注定病妇一家给不起,为了救治妻子,她的丈夫不得已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这个丈夫这样做对吗?法官该给他判刑吗?在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十、芬伯格的巴赫演奏法?

巴赫的作品主要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谨,富有哲理性和逻辑性,曲风深沉、悲壮,达到了巴洛克音乐发展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