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道德经关于有无的名句?

道德经关于有无的名句?

一、道德经关于有无的名句?

《道德经》关于有无的句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一个是“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都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一个是“弱者道之用”,“道之用”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用弱而不用强,就是因为“反者道之动”,用弱反而能强,反之,用强则反而变弱。第三点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二、道德经有无相生原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三、道德经关于堕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四、道德经关于生日?

第六章:“道”生日,“母”难日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俗话说,每个人的生日,其实,就是其母亲的受难之日,简称“母难日”。人同此心,事同此理。如果“道”与人一样,那么,“道”的生日,也是其“母”的“难日”。这是闲扯,我只是想说:母亲伟大!在《道德经》第六章里,老子阐述,“道”是世间乃至宇宙万事万物的“母亲”。那么,谁是“道”的“母亲”呢?当然是老子!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无穷无尽。

我体会,为什么说,“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为,“道”孕育世间乃至宇宙万事万物,“道”决定万事万物,“道”掌控万事万物,“道”是万事万物伟大的“母亲”!

“谷神”究竟是什么?高亨先生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任继愈先生说:“‘谷神’,也就是老子的‘道’”,“‘道’是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我认为是很确切的。“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严复先生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说:“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谷神不死”,说明“道”的永恒性质。

“谷”字在《道德经》中先后出现过十次,其他九次都是利用它的本文比喻虚心、谦下、守静的态度。“神”字先后出现过八次,其用法概括不出一个共同的意义来。

蒋锡昌先生等学者认为,此处“谷”为丹田;“神”为元气。有“道”之人,善引腹中元气,便能长生康健,此可谓之微妙之生长也。

赵又春先生认为:“谷神”只是比喻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这些,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显然与把“谷神”理解为“道”有相通之处,“谷神精神”正是得“道”之人的精神。

五、道德经有无辩证关系的例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六、道德经中关于忏悔?

道德经的第六十二章,原文为: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七、道德经关于生日寄语?

今天是你的生日,愿所有的幸福都围绕着你,左边是甜蜜,右边是满足 祝你生日快乐

八、老子道德经有无相生高下相随?

《老子•道经•第二章》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个人认为,应该作这样的理解:有和无,是可以也必须互相转化;难和易,可以也必须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经典,阐述阴阳动静的循环往复,应该是是朴素唯物主义吧,也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九、道德经关于空的名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十、道德经关于生命的句子?

1、《道德经》说:“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卑,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道生于安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3、德生于谦卑。《周易》:“谦,德之柄也;让,礼之主也。”

4、福生于清俭。《道德经》:“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命生于和畅。《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