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规则同样重要。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边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们有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1、对于法律规则来说,无论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还是社会习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适用于社会公共行为领域。在法律规则管辖的公共领域,维护社会正义、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权利是根本要求。而道德更多涉及个人内心的自我修为,它可以高标特立,但只能针对自己,不能强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为指针,道德以效法圣贤为理想;法律讲求的是底线正义,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2、法律与道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律能够为社会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构架,为个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够净化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激浊扬清、去恶存善。因此,虽然法律规则不等同于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

  3、法律要深入人心、发挥作用,也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追求。换言之,法律规则要有道德性。这个道德性不是法律规则自身生长出来的,而是法律规则吸收了道德理念,从而彰显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与此同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们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弘扬社会公序良俗,自觉遵守法律。另外,实践中被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为法律规则。

二、道德与法治如何看待善意的谎言?

道德把善意的谎言看做帮助他人,法治把善意的谎言看做不诚信。

三、如何看待道德冷漠现象?

原主要三点:首先政府宣传阵丢失;其民总体水平提高贫富差距拉太;

第三价值观缺失 由于政府丢失宣传阵本应华民族传统美德主流文化能占据主要宣传陆让些非主流文化纷纷占据宣传阵值加民总体水平断提高贫富差距拉太;物质富裕精神释放非主流文化必乘虚入占据民精神全部作主流文化华民族传统美德再没挤身空间二者相加导致价值观缺失致使民知道美、丑善恶明、非富知道吃、喝、远、乐看起穷;

穷仇富理愈加强烈政府信任越越强明显形两阵营两阵营富政府用钱;穷政府使横使政府刻接受双重考验 骨架肉自填吧

四、如何看待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

这门课开得很好啊!特别是开在初中阶段,受益终生,利国利民。特别是今天,正面教育太少了,反面误导倒蛮多。十多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剛好是个及时的,很必要的补缺!我们决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道德盲,法治盲,懜懂在社会上到处碰撞!

五、人性与道德是对立还是?

答:道德与伦理是一个国家政治和人文风情的衍生产物。举个例子吧,美国、日本、中国的伦理道德各不相同,且中国各个时代的“伦理道德”也都不同(比如一夫多妻,一夫一妻的变化等)。因为人文风情什么的都不相同。

而人性呢?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人性都是复杂叵测。“复杂叵测”不一定是“贬义词”,而是说很复杂难测,没有既定标准。

六、如何看待各种人性假设?

1、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 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 传统观点也就是 X 理论认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 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在 X 理论的驱使下,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一个极端:领导管理人 员可能是“严厉的”、 “强硬的”, 他们指挥人们行为的方法是强迫、 威胁、 严密监视, 严加控制; 其实,“严厉”的做法存在着一些难题, 压力会引起反抗,诸如压低产量,巧妙有效地怠工,敌对情绪。这就 是所谓的控制管理。

2、在新观点 Y 理论的作用下,管理人员把重点放 在创造机会,发掘潜力,消除障碍,鼓励成长,提供指导的过程等方 面。 X 理论完全依赖对人的行为的外部控制,而 Y 理论则重视依靠自 我控制和自我指挥。这种差别就是把人作为孩子来看待还是作为成 年人来对待。

3、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假设: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己的 最大利益,干工作是为了金钱,在组织操纵和控制下人是被动的。工作动机的经济诱因及相应的管理职能,在劳动工作仍是人们谋生手 段时是合理的,是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理论解释。

4、经济人假设的管理策略主要有:用经济奖酬来获得劳务和服从;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上 应负的责任是次要的;效率低,情绪低落,解决方法是重新审查奖酬方案。

5、社会人假设,这种假设起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结论是:工人不是 机械的被动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复杂的 社会系统的成员。从霍桑实验中否定了“经济人”的假设。后来梅奥 提出“社会人”假设,也就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 需要,不是经济需要,人们努力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七、如何看待人性的恶?

一般的来说不能把人性说成是恶的。比如在一场跑步比赛中,人人都争当第一,我们不可以说大家都是自私的,虽然大家都想第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但只要不想让他人因此而过的悲惨,我们就不能说他的心地是恶的。

包括以后在工作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都是竞争对手,不能把这种竞争看成是你死我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又是相互协作,彼此成就的。

八、是人性捆绑道德,还是道德约束人性?

1、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人性就是人的属性,也就是人同宇宙中的其它事物特别是动物相区别的特性。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3、“人性捆绑道德”的说法不科学,正确的说法是:道德规范的制定要符合人性。违背人性的道德迟早要被新社会否定,比如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中的“郭臣埋儿”。

4、“道德约束人性”的说法有一定道理。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解人的行为。人的自然属性包括食欲和性欲的满足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例如,不能浪费食物,不能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家庭等等。

九、你如何看待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这是两门政治思想教育的课程,但是课程的底线是完全不同的,思想道德是一个社会行为的一个最低标准,首先你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符合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是一个做人的底线,也是做事的底线,但是他不受法律的约束。而法制不一样,他是高于思想道德,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法律手段。

十、如何看待道德虚无论和道德复古论?

这两种观点都有点偏激,道德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善性品格同时也是对不良品质的善性规范与约束,是人类历史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