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马王堆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马王堆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一、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都是道德经,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打错字了呀。

二、马王堆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老子所著的五千言是在其归隐之前所写的,这时候周王室已经开始崩盘,在经历了五百年的春秋战国之后,又过了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到了今天。但今天的道德经却有数以百计的版本,我们本已经无处知晓哪一个更接近原始的老子五千言了。

好在马王堆出土了两本帛书的五千言,这是目前我们出土地历史最早的老子五千言,也可以说这是最接近老子所著原本的道德经。两本略有差距,但好在文章主意倒也相同。

后代的道德经相比于帛书版的,除了一些生僻字的更换,还有一些因为避讳也替换了一些字。但这些倒也不是什么大的差别,其中也不乏对一些绝对东西的替换。

三、道德经和道德经内容区别?

一、时代不同1、《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2、《德道经》:《德道经》是近代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二、来源不同1、《道德经》:《道德经》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2、《德道经》:《德道经》由熊春锦先生以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和郭店楚简出土的竹简本为校本,广泛考证石刻本、河上公本、龙兴碑本、王弼本等之优劣,查证原貌,澄清流弊,恢复了《老子》“德经”为上“道经”为下的原旨,编纂翻译而成的书籍。

三、顺序不同1、《道德经》:《道德经》的顺序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2、《德道经》:《德道经》的顺序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

四、道德经的道德怎么理解?

道德经所传达的“道德”,是一种基于道德与伦理的哲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 道德就是道道德经的核心观点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源。因此,道德的实践应当基于对道的理解和追求,寻求道德与生命的真正意义。2. 以无为为大道德经强调,人应当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自由,避免过于专注于物质和功利,否则会导致短暂而空虚的利益。因此,建议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避免过度干扰自然的力量。3. 善与恶不能执着,观念上不分对错道德经认为,“善”与“恶”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善恶,也没有必然的对错。因此,应该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以较为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不要过于执着于“善”或“恶”。4. 兼容并包道德经倡导的是一种摒弃斗争、追求和谐的社会理念,主张“兼容并包”的态度,包容各种差异,让人们和睦共处。因此,提倡和平与协调,反对战争和暴力解决问题。5. 实践自我修养道德经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取决于他的自我修养。在修养方面,道德经强调要保持快乐、平静、谦虚、诚实、宽容、自律和仁慈等品质,而不是通过强制遵守规则和法律来实现。

五、道德经妙解与道德经深意

妙解是一阴一阳之为道。深意是让人明道,学道,成道。

六、道德经和道德经什么区别?

道德经有很多版本的。不同版本由于断句的关系会出现很多歧义。

七、马王堆道德经和道德经含义区别?

《道德经》有帛书版和敦煌版,帛书版里面虚词比较多,超过了五千字,敦煌版不足五千字。

马王堆出土的就是帛书版《道德经》。

八、道德经的来源?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老子,名李耳,字聃,是春秋末期人士,出生于陈国苦县,具体生卒年没有详细的记载,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创始了道家学派,其中《道德经》便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老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名人,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他被尊称为“太上老君”,在皇室为李姓的唐朝,他被追认为李姓的始祖。

九、道德经的道理?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五十六章》,意思是说凡是知晓天地万物变化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则是能描述天地间的道理,却不能知晓天地变化的本质。

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八章》,意思是说人们的善德,像水一样。

水是万物之源,可它却滋养万物而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同时水处于众人喜欢的低处,所以接近于道。

人的成功之道与水一样,至柔至刚皆在一念之间,或许有的人此刻正面临困境,但是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二章》,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而人们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万事万物皆相对,自古便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达摩祖师也说过,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你做了多少善事,感觉自己多么的伟大,其实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随缘。

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六十四章》,意思是说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迈出来的。

做人做事,贵在坚持,万事从头难,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五、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十三章》,意思是说世人因为“宠”“辱”或高兴,或失落,一颗心随着外界影响而变来变去,得不到片刻安宁,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像生了大病一样。

其实人们有这种心理因素还是在于太高看自己了,任何事物,如钱财、名誉、地位等,每天执着于这些,内心得不到自由,其实到头来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不值得我们过多重视。

六、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四十四章》,意思是说越是让人喜欢的东西,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代价;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越难过,所以人要知道满足,懂得适可而止,如此才可长久。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东西,珍藏的事物一旦失去,便怨天尤人,与其那样,还不如学会知足,满足眼前,知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而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招致危险, 生活得更长久。

七、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六十四章》,意思是说在人们即将事业成功之时,却突然放弃了,功亏一篑。而如果做事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就不会失败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会面临失败的困境,并不是说外界因素影响多么大,而是自己是否能够遵循自然规律,是否能有始有终。

十、道德经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老子写了一本《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书中蕴含的大智慧,至今无人敢说超越。那么老子的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道德经》中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过时的超前理论知识,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有人说,《道德经》作者并非一人,很可能是经过久远年代的积累,经多人之手汇总而成。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也有人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有机会阅读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书籍,经过老子总结而成《道德经》。所以这本书是学习前人而来;

更有人说,老子不过是阅读了“百家之源”的《易经》,得到启发,《道德经》不过是他学习《易经》的心得体会而已。然而在我看来,以上种种,都不过是我们在以“俗人”之心,度老子之腹罢了。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因为人间大道不行,故而顺天应道之人,才会“独异于人”,总是表现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样。如此,我们用与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维去揣度老子,又怎么可能不出错呢?世人难解《道德经》,原因也在于此了。

1、“群众智慧”是个伪命题

《庄子》说:“如果道可以拿来献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就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知,那道就绝不会驻留在他心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的规则,那道就绝不会在他身上呈现。”

有道的人,难以把得到的道献送给别人;有智慧的人,难以把拥有的智慧赠送给别人;有境界的人,难以把体悟到的境界转送给别人。所以学生能从老师那里继承的,是知识,而非智慧。我们现在,见闻知识超越老子的时代太多了,但智慧,却仍然难以超越。

“三个臭裨将,胜过诸葛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罢了。一个白痴是白痴,一万个白痴仍然还是白痴,并不会因为数量的变化就引起质变,从白痴变成了智慧超群。

智慧既然不能继承,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时间而累积;智慧既然不能因为数量的变化而引发质变,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人群数量而累加。所以“群众智慧”的结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古往今来,读过《道德经》的“群众”无数,然而可有智慧超越了老子的?能读懂就不错了。

2、知识靠学习,开创靠智慧

我们常想当然地以为,一个牛人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更牛的人来教授他。比如:诸葛亮很聪明,那他的师傅肯定更厉害;鬼谷子学究天人,那他师傅肯定是个神人;老子写出了《道德经》,那他师傅又该是何等境界呢?

这种思维,其实很可悲。既然我们认为牛人都是由更牛的人教出来的,那么潜意识中,也就认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既然我们认为徒弟都是要比师傅弱的,那么潜意识中,中国的老师是教不出比他更强的学生的,因为他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我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说是中国有一个朝代,师生关系是相当之严峻。老师教你什么,你就只能学什么,学生要是去搞超出了这个范围的东西,相当于欺师灭祖,是得不到学界认可的。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又怎么不会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我们看到新的学说问世,潜意识就总会去想,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却不去想这是不是他个人开创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开创精神和创新思维,已经基本上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老子开创道家学说,他就一定是师从古人而得来的吗?总想着承袭旧制,承袭古人,依赖所谓古圣先贤之余荫而生存,却拒绝创造和更新,这与发冢盗墓的蠹虫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的祖先也都是这样的人,那我们连汉字都不可能出现。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能学习积累的,只是知识而已。书籍、资料都可以存储进电脑,但电脑却不会创新,因为电脑不具备智慧。知识,靠学习;而开创,却要靠智慧。

3、《易经》指导不了《道德经》

《道德经》来源于《易经》之说,相当荒谬,因为这种说法是根本不了解《道德经》的理论体系。《道德经》作为道家理论总纲,涵盖了宇宙形成、万物发展、治国、用兵、教育、经济、艺术、技术、管理,乃至个人养生、修养心性,几乎无所不包。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易经》是在儒家作《易传》之后,才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义,而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流传下来。据传《易传》是孔子所作,但孔子是晚于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么有机会去学习《易经》的哲学思想呢?而孔子自己,倒是有过几次问道于老子的经历。

《易经》早于《道德经》,但《道德经》全文只有一处提到“阴阳”,通篇没有提到过《易经》。因为老子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阴阳乾坤之内,而是在讲“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老子之道,并非那“一阴一阳”之道。

按今人所说,《道德经》和《易经》都是在讲天地之道,宇宙规律。但《道德经》所讲的天地之道,上能适于治国安民,下能适于修身养性,兵法谋略、经济民生,甚至宗教、艺术都包括在内。然而反观《易经》,无论是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从它的理论本身来看,并不具备这么大的体量。

4、以天地自然为师

所以老子的学问是从何而来的?是以天地自然为师,经老子开创而来的。我们学习,需要读文章,需要老师言传身授。有悟性的学生,读文观画的时候,常常就会有所领悟,引起共鸣。然而天地又何尝不能言传身授、作文作画?

这天籁地籁之音声,就是天地之所言;这日月山川之运行,就是天地之所行;这鸟兽鱼虫、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画;这四季轮换,雨雪风霜,就是天地之所书。如果我们能与天地产生共鸣,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最博学,最智慧的老师。

人类的行动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强大吗?人类个体的实践,能比得上天地万物的运作更丰富、更生动、更全面吗?道行天下而成理,天地至理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老子所谓“天之道,?然而善谋”。“?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间,但却没有人能谋算得过它。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数据库,只要掌握了开启它的途径,就能从中得到无穷的知识,领悟无尽的智慧。老子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正是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