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访谈 解释访谈这个名词?如何访谈?

解释访谈这个名词?如何访谈?

一、解释访谈这个名词?如何访谈?

集体访谈 由一至三名研究者和两名以上的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

二、访谈方式?

访谈有三种类型: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和探索式访谈。

1、结构化访谈:

基于一定目的,得出一定的问题,了解受访者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对每一个用户都问一样的问题。

好处是,在你整理结论数据的时候,可以给出结构化的报告,比如喜欢发QQ红包的用户中,90%都不喜欢发微信红包。

2、半结构化访谈:

跟结构化访谈差不多。有一套问题,每一个用户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中的绝多数;同时在访谈中会有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临时起意,并不在之前的设计中)。大多数的用户访谈是用的这种方法。

3、探索式访谈:

参考“民族志”。有一些问题想了解,但是更多的是想探索受访者的想法。因为本身对这个行业/群体/民俗等就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访谈、交流来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

一般在做新产品、新市场、新项目的时候会比较常用这种方法。产品经理对于用户并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访谈的形式探索用户需求,了解用户行为和场景。

交锋式采访要求:

采访者本身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一以贯之的世界观,适用于气场比较强的采访对象,交浅言深,绵里藏针。采访中,主持人需要注意把握语态和用词,要注意尖锐不等于尖刻,而是直指问题本质。

访谈中要想做到提问有理、有力、有节,问题本身要尽量简短,言简意赅。成竹在胸、有底气的采访者不怕冷场,适度的冷场也会有特别的效果。采访结束后、节目收尾前,主持人切记慎下绝对性结论,要始终牢记节目的宗旨,清楚对话的主题是什么、访谈的目的是什么。

白描式的采访对象多为普通百姓或没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新人。在此类采访中需要注意,情感不能替代客观信息,但是所有的故事信息最终都要归于情感,引发受众共鸣。所以,主持人在采访中要尽可能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实现寓教于乐,让正能量在快乐和感动中传递。

三、访谈工具?

《采访工具》是一款IOS平台的应用。

传统采访工具:相机、本子、笔、摄像机、话筒。听者创建我自己的采访工具。 如易用性,不考虑其他人。 我不能在同一时间,听故事,做电脑工作,思考。 所以,我需要可以播放多次的中间部分,并记录一个简单的函数。

四、访谈提纲需要访谈多少人?

最好是一对一的访谈,和不同的人,用不用的提纲,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需要访谈的方向也不一样。

五、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的区别?

个人认为,访谈提纲是你在采访之前所写的内容,包括各种问题等等,就像写作文之前写的提纲一样。

而访谈记录则是你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在采访之后所做的记录,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是遇到的问题和感想什么的。

六、小学班级管理访谈学生访谈提纲?

对日常学习生活有什么困惑,对班级有什么想法建议,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存在什么问题,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有什么计划等。

七、顿顿访谈与明明访谈区别?

    顿顿访谈和明明访谈是两个不同的综艺节目,它们的区别如下:

1.主持人不同:顿顿访谈由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而明明访谈则由主持人李响主持。

2.节目形式不同:顿顿访谈采用了现场录制的方式,而明明访谈则是在演播室内进行录制。此外,顿顿访谈还有电视墙、宾客座位等特色元素,节目形式比较活泼、生动。

3.嘉宾选择不同:顿顿访谈邀请的嘉宾以公众人物为主,讨论的话题聚焦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而明明访谈则关注于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嘉宾多为普通人或者社会角色较为弱势的人。

4.节目风格不同:顿顿访谈更为注重时政热点和文化话题的深度探讨,同时兼顾了互动和娱乐性;而明明访谈则更加注重触动人心的情感共鸣,给观众带来感性的震撼。

总体来说,顿顿访谈和明明访谈在方向、形式和风格上有一些不同,但都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关注。

八、访谈法需要访谈问卷吗

是的,访谈法通常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访谈问卷,以便在访谈过程中引导和记录访谈内容。访谈问卷可以包含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或混合型问题,以确保获得研究所需的信息。访谈问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访谈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标准化。

九、访谈成员与访谈对象的区别?

我认为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概念确定的对象不同。访谈成员应该是指完成一次访谈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人员,它包括参与组织、指导、策划、采访、访谈对象等诸多人员在内,都可称之为访谈人员。而访谈对象就是访谈过程中,采访的对象,是特有固定的。

十、深度访谈和焦点访谈的区别?

1、相同点:

(1)都属于定性访问法。

(2)对主持人的要求较高

(3)样本代表性低。

(4) 资料难以分析,且不宜收集定量资料。

2、不同点:

作为定性研究方法的两大主要技术,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座谈会之间各有其特定的功用。在某些场合,两者可以通用,即它们可以作为可选择的研究方式,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两者可以提供不同的价值。

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座谈会在问题询问方式、侧探技术的使用、资料分析方面有某些交叉共享的技术,但在许多方面在着明显的差异。

(1)研究形式不同。深度访谈是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访谈是6-12人的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自由讨论.

(2)访谈过程中,深度访谈中问题在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互动中展开;焦点访谈对象彼此之间的互动,受其他被调查者的影响较大,通过互动可以得到大量关于某一特定主题的相关数据。

(3)适用对象不同。焦点小组运用在背景接近或者相同的人群中进行群体互动讨论,要求参与者尽量近质,能够形成在共享性经验下的互相刺激与意见交流;

而深度访谈适用的范围更广,原则上能使用焦点小组座谈会的项目均可使用深度访谈,使用深访还可以获得某些访谈对象不愿与他人共享的隐私信息,但可能损失某些只在现场互动刺激之下才能反应出来的信息。

焦点小组座谈会要求与会者的对话在同一时间与同一地点聚会,且进行面对面沟通,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构成很大的障碍,比如高收入人群、干部人群、高级管理层、资深专业人士,对于这些人更适宜于在他们方便的时间、地点,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4)对实施者的要求不同。对焦点小组座谈会主持人除了沟通能力的要求外,还要求具备协调多人进行现场互动,而深度访谈则要求访问者在一对一沟通方面具有现场跟进互动的能力。

一般来说,在具有基础访问能力与经验的访问员中,可以遴选出较多数量的深访访员,大约可以有五选一或八选一的机率。而主持人则要求有更强的进行现场分析与互动跟进的能力,因而多从沟通能力强的研究人员中产生。

(5)适用领域也有一定区别。某些领域,比如消费习惯、品牌体验,可通用两种方式,也可考虑并用。但是像大众产品、消费新需求开发、伙伴群体消费感受等较适合使用焦点小组座谈会,而如竞争信息研究、个性化产品需求研究等则更适合使用深度访谈。

(6)访问时间长度不同。访问时间通常很长,深入访问可能持续几小时,并可能进行一次以上;焦点小组一般是60 到 90 分钟。

(7)实施过程中,焦点小组可能会让被调查者先观看专门选择的一段媒介内容(一集电视节目、一部电影、报纸的某个部分),然后就一些没有指向性的笼统的问题进行提问,在协调者的指导下,逐渐转移到一些专 门的焦点、话题和问题上。深度访谈则是一对一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