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信息道德培养的意义? 劝人培养道德的诗句?

信息道德培养的意义? 劝人培养道德的诗句?

一、信息道德培养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信息道德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革新,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人类带来诸多益处,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然而,它也造成了诸如信息犯罪、信息病毒、垃圾信息、黑客等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对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反应出严重的信息道德缺失和信息伦理混乱。

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形成阶段,可塑性强、敏感、叛逆,缺乏辨别和选择能力,极易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而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学会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二、劝人培养道德的诗句?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三、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从自己的思想觉悟上出发,多读一些道德情操高尚的名人名传,树立起自己心中道德榜样。

四、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体现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个人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应借鉴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的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追求崇高道德境界,体现个人道德品质。

五、关于培养道德的文言文?

有关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有德不可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私仇不及公。

——《左传•哀公五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季冬纪》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不食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诚则金石为开。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士穷乃见节义。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名声之善恶存乎人。

——唐•韩愈《与卫中行书》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火不侵玉。

——唐•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宋•王安石《命解》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与颜直讲》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宋•欧阳修《纵囚论》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宋•欧阳修《廉耻说》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宋•欧阳修《魏公卿上尊号表》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欧阳修《上高司谏书》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宋•苏洵《心术》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宋•杨万里《庸言》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宋•苏轼《留侯论》 涅于混浊而不缁。——宋•苏辙《冯京加恩制》 不以私爱害公义。

——宋•苏辙《论侯称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姣鸾百年长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寸寸山河寸寸金。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痛史》第十回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六、信息道德培养宣传标语?

1、树立道德新风,弘扬社会正气。

2、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3、文明天天讲,新风日日树。

4、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5、讲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6、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

7、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8、礼仪之花常绽放,文明校园我来创。

9、与礼仪牵手;和文明同行!

10、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11、学习道德模范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2、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13、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14、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沟通心灵!

15、学习道德模范,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16、道德新风与你同行,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17、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

18、细节突显文明,礼仪重在践行。

19、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0、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

21、让我们戴上礼仪的翅膀,冲破狭隘,飞上蓝天。

22、树立道德风范,做好文明示范,争当先进模范。

七、道德的什么主要是培养人们对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即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质

八、信息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有?

信息道德教育是一种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内容,有目的的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以引导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活动。道德教育是培养、提高、完善人们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包括激发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确立道德理想、学习道德规范、养成道德习惯、完善道德评价等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

道德教育要把握好教育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社会主义阶段,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但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重点进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他们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勤劳、勇敢等优良品质。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使未成年人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也要提出明确、具体、适度的道德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引导他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完成道德品质由打基础到养成的全过程。

九、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2.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3.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

4.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小编为你讲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十、道德各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品德形成的机制

人的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及教育的影响下,在后天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形成的机制是品德培养的基础,只有弄清其发展机制,才能提高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个人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各种道德影响,于是就模仿着去行动。个体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来自成人和同伴的评价,都在个体的头脑中形成了某些是非、善恶观念以及它们和特定行为方式之间的联系。当这种联系逐渐巩固,是非观念又逐渐占据优势地位之后,一出现某种道德情境,就会唤起特定观念,引起特定行动。这种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这种行动就是道德行为。儿童的道德观念最初是具体的,行为是单一的。随着道德实践的增加,认知能力的提高,道德观念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上也越来越概括,逐渐形成抽象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同时,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灵活。当这种概括的道德观念和实现它的行为方式建立起稳固的多通道联系系统之后,个体就能在各种道德情境之下迅速做出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绪,自动地产生某种道德行为。

二、品德的培养

(一)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品德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内部心理活动形成的。它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

1.外部因素

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指个体自身以外的所有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家长是儿童品德发展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品德既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和促进,同时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品德发展的影响又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家长的道德品质,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期望,家长的作风与家庭气氛。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结构及父母关系状况,家长职业与受教育程度。

(2)学校集体因素。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因素起作用的途径除了有意识、有目的的德育工作之外,还包括集体舆论、班风、校风、教师的态度和作风、校园文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林崇德教授对先进班集体的系统研究发现,集体道德心理在两方面影响着集体成员品德的各要素——知、情、意、行的发展。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一方面能促进大部分正常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又能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而国外的研究也表明:如果班风不健康,就会影响到该集体中所有的成员;如果教师的作风专制,将会使学生处于紧张情绪之中,造成他们待人冷淡、攻击性强。

(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年幼儿童更易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而青少年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则越来越大。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社会舆论、习俗、文化(包括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成人的榜样作用等要素构成的,其中自然包含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青少年处于道德信念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之中,既容易受积极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众传媒的文化取向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电视中的暴力行为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影响使该领域成为目前国外研究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