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人性与道德是对立还是?

人性与道德是对立还是?

一、人性与道德是对立还是?

答:道德与伦理是一个国家政治和人文风情的衍生产物。举个例子吧,美国、日本、中国的伦理道德各不相同,且中国各个时代的“伦理道德”也都不同(比如一夫多妻,一夫一妻的变化等)。因为人文风情什么的都不相同。

而人性呢?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人性都是复杂叵测。“复杂叵测”不一定是“贬义词”,而是说很复杂难测,没有既定标准。

二、是人性捆绑道德,还是道德约束人性?

1、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人性就是人的属性,也就是人同宇宙中的其它事物特别是动物相区别的特性。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3、“人性捆绑道德”的说法不科学,正确的说法是:道德规范的制定要符合人性。违背人性的道德迟早要被新社会否定,比如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中的“郭臣埋儿”。

4、“道德约束人性”的说法有一定道理。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解人的行为。人的自然属性包括食欲和性欲的满足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例如,不能浪费食物,不能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家庭等等。

三、道德情操论作用?

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答: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

五、先秦儒家人性论与董仲舒区别?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建立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又结合先秦的法家.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适合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他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说不同,主要是他创立了“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源于其神学化的儒学。董仲舒从"天意在任德教而不用刑罚"的观点 出发,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他把道德教化视为防奸止邪的堤坝。所谓道德教化就是在全社会 进行儒家伦理教育。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际关 系,即"五伦"。处理"五伦"关系的道德信条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即"五常"。

在 "五伦"之中,董仲舒最重视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伦,他以"天意"在"尊阳抑阴"为理 论根据将这三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主从关系绝对化了,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三纲":"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三纲"发展至后世,就是中国封建社?纲常名教" 的伦理学基础,"三纲"与"五常"合称,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六、人性自私论的论据?

人性的本性就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物质的追求没有止境。

单位涨工资或者分房子,不是普遍性,而只是少数人名额有限,大家表现出来的姿态不是谦让。而是争抢。人人都想自己得到,于是,找人找关系,走后门,甚至掰了脸。最后谁也没有得到。这就是自私的表现。

七、孟子的人性论?

性善说是孟子的人性学说。

谓人生而性善。《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又《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肯定道德意识具有先验的性质。

但并非认为人生来即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只是说在人的天赋中存在这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赵岐注:“端,首也。”朱熹注:“端,绪也。”杨伯峻释“端”为“萌芽”。

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在适当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扩充天赋的善端,“皆可以为尧舜”;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种人性论观点对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心”与“性”

“心”和“性”,是古代哲学解释自然生命思维特征、性格品质特点的两个重要术语。“性”是心之性,“心”是“性之体”。

用一譬喻:如果糖果是一个实体,那么糖果这个实体就具有甜性。

“心”就好比是这个糖果,“性”好比是这个糖果呈发出来的甜性,由此类比,则我们可以得知:“性”是依靠心的存在而得以显发,“心”则依靠性的显发而得以证实它存在的特点特征。因而,我们作一般论述时,只提“性”,就涵括了心的存在,讲“性”就说明它是依靠心的存在而彰显出来的特征。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性善说

性善说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一种对人性的一种看法。孟子的“性善说”是在他自己的那套心、性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孟子的性善说是“道德层面”的心性,不是“情欲层面”的心性。

孟子认为道德层面的心性有着内在的仁义规定性在里头。因此,我们把孟子的心、性观弄清楚,实际上也就可以把握到他主张的“性善说”内容。其心、性观主要有以下两点内容:第一,它是“道德层面”的心性,不是“情欲层面”的心性。第二,这个"道德层面”的心性具有仁义的内在先天规定性。

八、人性论最佳译本?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80年那版诚然经典,但毕竟老,那时的西学没有现在完善,许多翻译用词不准确,意思也不当。推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全新译本,石碧球译,09年12月第一版。封面上有西学两个字。翻译得当,字比较大,书的质量也很好。

九、孟子的人性论和荀子的人性论的异同?

战国时期儒家有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与荀子。孟子与荀子同属儒家,却在人性论上截然相反。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那么我们应该听谁的呢?

孟子所谓的“性善”,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是善良的,而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为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为善的可能性。

孟子说: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承认,人和动物是差不多的,只有一点点差别——那就是人有为善的可能性。

孟子认为,这种为善的可能性,是人与动物的差别,是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人性。人性的具体内容就是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和智之端。所谓“端”,也就是萌芽,四端并不是现成的善,而是善的起点、根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如果每个人都能好好培养自己的“四端”,保持之,扩充之,就能变成善人、好人。

当然,孟子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孟子认为,坏人的本性也是好的,只是由于在环境的作用下他们的本心陷溺了,走失了,他们不能保持和扩充自己的“四端”,所以变成了坏人。只要他们能找回走失的本心,也可以变成好人。

孟子的思想,被明朝的思想家王阳明继承了,发展出了彪炳千古的阳明心学。

荀子认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利己的,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因此可以说,人的本性是恶的。

但是荀子同样无法否认人有为善的可能性,只是他认为那是后天教育的作用。荀子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这个“伪”字并不是虚伪、伪装,而是“人为”的意思。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恶的,而善来自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要把本性恶的人培养为善人,除了需要个人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之外,还需要有外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礼”和“法”。荀子认为,古代的圣王利用人性“好利”“疾恶”的特性,发明了礼和法这两种制度,用礼和法来规范人的行为,奖赏善举,惩罚恶行,一步步地导人向善。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

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但他教出了两个学生:李斯与韩非子,都是法家人物。

孟子和荀子都承认人有两种属性,一种是为善的可能性,一种是为恶的可能性。只是孟子把善作为人的本性,将恶说成是环境的作用。而荀子把恶作为人的本性,把善说成是教育的结果。

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包括人在内的很多动物都同时具有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人性中既有善,又有恶。所以不论主张性善还是性恶,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认同性善论,就会鼓励人向善,优点是可以发挥人的主体性,缺点是容易造就一批伪君子,这是儒家。如果你认同性恶论,就会禁止人为恶,优点是能够通过制度来约束人,缺点则是使人丧失了主动性,这是法家。

因此最重要的是,将性善论和性恶论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人向善,又要用制度来禁止人为恶。

十、人性和道德的文案?

1.若不是人性本真,若不是那一缕善良,怎么可能绝望却也怀抱希望?

2.善良是种天性,善意是种选择,选择善意,就是选择人性中的向阳面。

3.人性是丑陋的,但人是善良的。我相信本性是善良的,但我不相信人性。

4.人世间有丑陋的一面,也就会有美丽的一面,正如人性也存在着丑恶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