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一、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1)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2)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

(3)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

(4)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

(5)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他律期亦称他律道德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约为7、岁以前。主要特点: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具有客体性.以道德实在论为基础。此期儿童认为,制定规则的人是权威,规则是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必须绝对服从。

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源于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的儿童不能分清自我与外界,环境作为自身的延伸,认为成人的要求即自己的要求,因而自发地服从规则。

二、儿童阶段的儿童特征?

小儿年龄分期,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

胎儿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新生儿期,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到了婴儿期出现了生长发育第一高峰。幼儿期往往表现在智能发育,但是识别能力较差,学龄前期智能发育更加完善,有较大的可塑性。

学龄期是除了生殖系统外,其他均已接近成人,可以接受文化教育,青春期出现了生殖器发育,出现了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

三、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

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

又可分两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抵罪的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四、儿童抽象阶段特征的简单描述?

3-6岁儿童的抽象思维特点

  3-4岁处于直接行动思维(思维依靠动作)

  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实物的动作。直接行动思维有个好处:它属于无意识思维,不太消耗能量,孩子不感到累.皮亚杰认为:若剥夺孩子的动作就会影响孩子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动作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心理学有个简单的实验:在墙上挖个洞,洞后不断移过卡片,让你数数移过多少卡片。如果要求你必须盯着它,什么都不做,你很快就数的出错了。假如我给你一些豆子,数一个放一个豆子,或者用笔画一下,你就会发现正确率高多了,不容易出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动作伴随,注意更集中更长久。所以动作对于小孩子很重要。要想让幼儿注意保持集中就要围绕同一目标不断变化活动,一次活动时间不宜长,而且应让活动变化起来,在丰富的活动中,保持注意的集中和稳定。

  4-5岁具体形象思维非常突出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若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出现了,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孩子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5-6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征

  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的判断,下一些结论呀,比如警察是干什么的呀?——抓坏蛋的,罚款的,抓小偷的等,用语言下一些结论,他能进行一定的概括了。能够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表现是能够推理,从语言上进行推理。能够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三种思维形式是交叉式向前发展的,比如不是说一过了6岁生日抽象逻辑思维突然就发展起来了,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要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我们要用具体形象层面地游戏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六岁儿童的想象处于什么阶段?

想象力是孩子的宝物,有了想象力,孩子的将来将会是无可限量的,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5-6岁大的儿童想象力处于创造性想象萌芽,如:拼凑和泥塑模型,操作七巧板等可发展人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知觉组织能力等。

六、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1.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出自于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公正阶段(11-12岁)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不在依据单纯的僵化的规则,而是考虑到他人的具体情况,出于同情和关心进行判断。

2.许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

3.中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权威阶段(6-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可逆阶段(9-10岁):阶段的儿童不再无条件的服从权威,而是把准则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七、学前儿童心理学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2~7周岁,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是形像化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该阶段儿童看问题往往以自我的角度为中心出发,尚没有建立完全的逻辑思维能力,故名“前运算”。

八、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阶段特征?

1.2岁左右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会对学习口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2岁到3岁是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简单数数,这个时候教儿童数数会有很好地效果。

3.3岁到5岁是儿童学习音乐旋律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给儿童播放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对他们学习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4.5岁到6岁是儿童学习词汇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成语,教他们背诵古诗词,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九、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成长特征?

涂鸦期(一岁至3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会在家里的墙上乱涂乱画,他对各种绘画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基于对笔的兴趣,是幼儿发现自我的基础。这个时期也叫乱画期,是儿童绘画的萌芽状态。建议我们在这个时期要充分发挥儿童绘画的兴趣,多创造绘画的机会,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绘画游戏中,让孩子体验绘画的乐趣,运用各种画笔,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涂鸦方法,增强其画画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图式期(3岁至5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尝试用图形来表达大脑中感知到的特定事物,并命名所画出来的图像。由于知觉的不完善并缺乏综合概括能力,描绘的形态多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常会遗漏某些部分,如把圆当作头部,头部只有两只眼睛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让孩子多多接触大自然,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细节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表现期(5岁至9岁)。这个时期是儿童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适用于富有想象力的绘画,只要给其主题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个时期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可能会特别夸张或者是不可思议,但这是扩展想象力最佳时期,家长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的大脑活跃起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拓自己的思维。

第四,写实期(9岁以上)。在此期间,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开始从天马行空转变为现实主义,关注所描绘事物的真实性,会对过去的绘画产生怀疑的态度,渴望画出客观逼真的效果。这一时期也称为转型期,我们应该通过正规技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表现能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教师应该根据现阶段的年龄特征,对儿童安排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课程,定期更换题材和方法,提高儿童的积极性。

十、儿童10岁以前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该阶段儿童尚未掌握语言,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该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出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包括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本阶段幼儿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自我为中心。儿童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2)不可逆性。此阶段幼儿思维是单向思维,例如,问一个幼儿你有哥哥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