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道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出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出处?

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出处?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2、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淡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哪?

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诸葛亮因为蜀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

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

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以:用来。

该句出自《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名人例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少文人墨客将勤俭节约融入到家风家教当中。

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

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五、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诸葛亮的《诫子书》虽然是写给自己儿子的,实则是写给广大民众与后人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千百年来对后人影响至深。有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把这八个字奉于案前,贴于书房,做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左右铭。更有历代许多爱国爱民优秀人物把这八个字植入心中,以资鼓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圣人的教诲,传世的语录,智者的选择。

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重要意义?

答,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该句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它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德高尚,才学渊博的人。可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勤俭节约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象征,一个尺度。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赞誉,所褒扬的。

七、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此句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2.出自《诫子书》,作者:诸葛亮。

3.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2、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淡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十、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事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强调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这既是诸葛亮一生清廉自守的深刻总结,更是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成为千古名句而为后世所称道。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公忠体国,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了对蜀汉政权功绩卓著之外,诸葛亮在廉政方面也为时人所称道,为官员们做出了表率。

诸葛亮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写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不仅是诸葛亮的一份家庭财产收入的申报表,更是他一生廉洁从政的真实写照。